“文化互鑒”、“文化自信”、“美美與共”是第五期帶給我最大的感受。文化自信,尤其是基于曆史維度的文化自信,有着深厚内涵與重要價值,在這期節目片段體現得淋漓盡緻。

馬達加斯加的篇章像是“體力拉練”的度假,而埃及卻開啟了花少團深度的、慢節奏的遊學。花少團在馬達加斯加了解雜交水稻的培育、推廣已然為觀衆埋下了“文化自信”的火種,盧克索神廟的古埃及文明所映射出的四大文明古國的“文化傳承”更是讓中華文明熠熠生輝,讓作為觀衆的我們充滿自信。

穆穆說:“我們很自豪,因為我們背後有幾千年的曆史。”“文化你是花錢買不到的,我很自豪因為我是埃及人。”這些古老建築與文物,是古埃及人智慧與創造力的結晶,曆經歲月滄桑仍屹立不倒,見證着無數王朝的興衰更叠,它們是埃及文化自信的物質根基。當花少團成員置身于神廟之中,觸摸着刻滿象形文字的石柱,仰望高聳的塔門,那種對曆史的敬畏與對文化的贊歎油然而生,仿佛與數千年前的古埃及人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曆史,豐富燦爛的文化遺産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底氣所在。穆穆講到有一塊牆壁上畫的圖像因為羅馬入侵後的塗改而與埃及的畫像方向相反,不由讓我回憶起莫高窟層層塗抹的壁畫,一代又一代統治王朝都在這裡留下印記,那些佛像同樣見證着無數王朝的興衰,站在洞窟裡的遊客們,同樣進行了一場和多維度曆史下不同朝代的跨越時空對話。

曆史是共通的,曆史帶給我們的感受也是共通的。中國史、埃及史都是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