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影片之前,我對瑪麗蓮夢露隻有基本的了解,知道這個傳奇人物有過沉重的經曆,也擁有跨時代的才華。抛開故事原型人物以外,我認為這是一部完成的非常出色的影片,近幾年我都沒有看過這麼耐人尋味的作品了。演員的驚豔表演、虛實交錯的叙事感、意向化的鏡頭設計,都讓我完全沉浸其中。
看完電影,我才去看了看網上的評論,沒想到會這麼激烈。但是,我一向認為電影是應該、也理應被評判的。所以,在這裡我不太想去過度争論對與錯,因為電影真正的魅力在于,不是你覺得它對,才應該被制作,也不是你覺得它錯,它就不配在世界的電影史上留有一席之地。想一想我國的影視環境,這種“撕”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那麼,我想聊的是我對這部電影的理解。首先,我覺得這部電影引起争議的核心,在于現有的資料和文獻,讓我們無法真正的了解瑪麗蓮·夢露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以及她究竟經曆了怎樣的一段人生。電影裡展現了瑪麗蓮·夢露來自原生家庭、行業潛規則、感情生活的很多痛苦,這裡面有很多是切實發生的,也有很多在銀幕上做了過度放大,但是從戲劇的角度去看,并非不合理。這部影片我不覺得大家要把它當作夢露的傳記電影去看,首先小說本身就是虛構的,其次我也不認為從導演的拍攝思路上看,他的本意是要去诠釋瑪麗蓮·夢露。
在我的理解裡,這部電影更像是一場幻境,或者可以理解成一場編排的戲劇,主角是瑪麗蓮·夢露,不是諾瑪·簡。你會發現影片中多次出現随意切換的畫幅大小和色彩質感,而且有意思的是,這些切換是不存在邏輯的。這種在事實和虛構之間割裂的觀感,或許也正是導演的有意為之。
關于電影裡面的幾個争議,拿幾個出來探讨一下。第一個争議點,是夢露沒有堕胎,看過影片的就會知道,影片裡是用了一種意象的方式來展現夢露“被迫”架上手術台的,而她直到昏迷前,都在表達自己不想堕胎的意願。雖然後面有提到當第二個小孩流産的時候,意象中的孩子問夢露為什麼曾經不要自己,有暗示堕胎的嫌疑,但是結合前面我說的戲劇論,這一點無法坐實。第二點是很多觀衆認為這部電影充斥男性凝視和對夢露的剝削。如果說這部電影真的打着夢露傳記的旗号,我覺得是。但是作為僅代表我自己的女性觀衆,說實話我并沒有不适感。相反,除了看到夢露的美之外,我看到的更多的是諷刺,諷刺舊社會群體對美的認知片面,諷刺好萊塢的潛規則,諷刺那些所謂權威人士的無知和低俗。更重要的是,諷刺何為真相和虛構。就像夢露曾經說過的,自己已經無數次解釋過一切的一切都是謊言,但是大衆還是去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就像這部影片一樣,願意相信真實的會相信真實,願意相信虛構的會相信虛構。
相信我,這是一部值得深思和反複探讨的影片,越是激烈的争辯,越能夠體現一部影片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