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開場不久母親和女兒的見面那一段就足以見得伯格曼功底的深厚,短短幾句話就讓觀衆發現二人隐藏的矛盾。
在英格麗褒曼和麗芙烏爾曼非常精湛的表演下,電影高潮部分即夜晚的母女對話部分精彩極了。深刻的台詞已經将電影所有想要表達的思想傳達到位了,比如“你總是和顔悅色,可是心不在焉”,“你的話和你的眼神不一緻”等等
矛盾的根本在于母親愛的是自己理想中完美的女兒,而對于真實的有缺陷的女兒就呈現出對于不完美的逃避。母親“用愛和關心做幌子”,但一個人的恨意是無法一直被掩蓋的;而女兒在母親的優秀和強勢下僞裝自己,也逐漸失去了自我,不再有愛人的能力,她是一個自我厭惡又同時渴望愛的矛盾體。
但最有意思的是母親和女兒本質上是相同的,她們都是情感殘疾而無助可憐的人,除了不同點是母親在音樂上找到了情感的出路,女兒把自己的孩子作為情感寄托。
一根未剪斷的臍帶綁住母女二人,她們想要掙脫離開,卻解不開這份纏繞勾結的情感。
“真實的我絲毫不會被愛或是被接受”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