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經曆不是瘋癫賣傻的理由。代入毒販高層視角,我手下是他這個樣子,我會一槍崩了。越是兇險的行當越會小心謹慎行事,别說是最兇險的販毒了。狠辣和果斷會是毒販形象更好的诠釋,而不是裝瘋賣傻,像個混混一樣不着調。卧底時間更久的李百川是他這樣?

毒販老大會讓自己手下在會上滿臉輕佻,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說一堆廢話後還讓老大來猜他的想法?能在那地方成為毒枭的人,是能被他表現出來(也沒多好的呈現)的聰明才智所玩弄的三歲小孩?誰也不是蠢人,不吃花生米算他命大。在這種環境下,怎麼想也不可能成為劇中林強風的樣子。要麼少言多行,成熟穩重,殺伐果斷。要麼察言觀色,八面玲珑,阿谀奉承。怎麼想都不可能是劇中的形象,除非他救了毒枭的命,恃寵而驕,就算如此,像他這樣有智商沒情商的也活不下去,許攸幫曹操燒了烏巢,赢了官渡,不也砍了。

現在國内這些編劇,連主角行為邏輯都想不明白,以主角為中心展開的故事能寫好就有鬼了。這也是為什麼國内影視現在大多數都是虎頭蛇尾的原因。地基都沒打牢,就想着往上面建高樓大廈,樓層越高,倒的越厲害,故事越長,崩的越徹底。

這些編劇、導演似乎不知道,觀衆在觀影時,都是帶入角色視角的,為什麼觀衆會覺得不好看,還不是因為角色行為不符合一個正常人該有的行為邏輯,讓觀衆覺得生理不适,反感,感覺自己智商受到了侮辱,感覺自己代入的角色不是個人,是個披着人皮,腦子裡都是漿糊的智障,觀衆不反感就奇了怪了。

連一個主角都寫不好,更别說多角色并行的群像劇了。而這隻是一個好故事,都不說是好故事,隻是一個完整故事最最基礎的要求,在這個基礎之上,才是演員發揮自身演技,帶入角色,把更深層次的内容表演出來。而這部劇從編劇到導演到主要演員,全都從底層就出了問題。

為什觀衆覺得秦昊飾演的盧少骅故事更精彩,是因為他的角色行為邏輯大緻上是正常的,不說多好,至少是能讓觀衆帶入進去的正常人,那圍繞他展開的故事肯定是更讓觀衆願意相信,願意繼續看下去的,就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不知道現在國内影視圈的為啥就是弄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