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沒敢看,因為看了會痛。主犯死了,大快人心,可是從犯沒有受到懲罰。不需承擔後果,這也是現實中大多數欺淩者的結果,上了大學,他們又變回了好人,順利畢業,好好去過自己的人生,欺淩可能再也不被記起。但是對于被欺淩者來說,沒那麼容易忘記。電影告訴我們,欺淩者也值得同情,因為他們在自己的家庭中也是弱小的被欺淩者。一個的母親懦弱,跪地求饒,一個的父親暴躁,當着衆人的面說打就打,女兒還要将喝的如爛泥一樣的父親背回家去,另一個家庭條件優渥,父母愛面子冷暴力,隻有成績才能被看到。我不知道該恨欺淩者還是該同情欺淩者。被欺淩者也曾經是旁觀者,旁觀者也可能成為幫兇。我不知道該恨誰,該同情誰,無論是恨還是同情,都顯得單薄,很難理直氣壯。所以懷孕的女警聽到“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生在這樣的世界上嗎”,她也無法再保持高高在上的道德感,她知道無法保證自己的孩子不陷入類似的困境。

這個故事也許有另一個結局,所有人接受了男孩和女孩講的故事,一個接受了懲罰,另一個走了出去,帶着罪惡生活下去,連同另一個人的人生,他們都覺得自己赢了。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對抗全世界,他們拒絕服從别人的期待,他們讨了公道,他們也要背負痛苦。他們為自己選擇,這太有力量了,太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