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過很多國産動畫電影,大聖、大魚海棠、魔童、白蛇、姜子牙、哪吒重生、雄獅少年1....我現在能夠記得電影裡面的一些片段的就是大魚海棠、羅小黑和雄獅少年。大魚海棠天神的愛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閉眼),羅小黑裡面2D流暢的打戲和充滿辯證意味的電影主旨讓我回憶無窮,雄獅少年1結束後獅頭高高挂在擎天柱上讓我難以忘懷,也讓我期待雄獅少年2。這段時間比較忙碌,加上影院排片越來越少,結果壓根就沒有機會看。還好,雄獅少年2又延遲下映了,而且可能是因為在廣州,一些市中心的電影院還有挺多排片的。在CPgz07見到了雄獅少年街道的震撼(真的很多人),于是馬上買票去看了。
看完真的覺得網友誠不欺我,同人創作者誠不欺我,這絕對是我目前看過最好看的國産動畫電影且暫時沒有之一。下面是我覺得一些我覺得很不錯的地方:
(1)紮根現實主義但又兼具理想主義的劇情
雄獅少年2 的故事雄獅少年1的故事一樣,其實劇情架構都非常簡單,但是簡單不等于無聊,簡單反而讓整個故事無比流暢和邏輯自洽。阿娟(男主角)作為一個隻有初中學曆的年輕人來到上海打拼,電影裡将他初到陌生城市的局促、孤立無援、迷茫和貧窮表現得淋漓盡緻。而在阿娟被資本有意網暴時,那種絕望和有苦難言也非常真實。(個人覺得這段應該和整個電影制作組的真實經曆相關,當時第一部的時候被黑的那麼慘大家都有目共睹)不過還好,本作還是有很多理想主義色彩在的,不論是阿娟身邊的夥伴們,還是阿娟發現資本陰謀後毅然決然去揭露真相并成功等等....這種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完美融合在無形之中優化了觀看的體驗,有低谷有高潮,有歡笑有淚水。
(2)優秀的分鏡
雄獅少年2 的重點從舞獅轉向武術。本篇有大概4-5段打鬥劇情,每段都非常出彩。和小時候看的武打片沒有任何區别,非常爽,感覺拳拳到肉。除了戰鬥劇情外,有很多電影分鏡也非常具有藝術性。特别是最後阿娟和“反派”對打的時候插入的一段回憶和自白的分鏡簡直神中神。我覺得看過那個分鏡的每個人都會默默流淚.....
(3)傳統文化的融入與宣傳
雄獅少年2雖然表面是講武術,但是舞獅做為電影的暗線一直貫穿全劇。電影在宣揚傳統文化的時候,也在不斷向觀衆輸出“傳統文化要傳承需要與現代接軌,需要創新”的主旨之一。當然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電影表達得非常巧妙,也不會讓人反感。阿娟打的是現代拳擊擂台賽,但是他在不知不覺中用了舞獅的武術打敗了對手,進而以此為切口推動劇情,強化電影主旨。值得一提是,電影也描寫了一些傳統守舊派對于武術傳承的态度也非常真實。傳統的“師傅傳徒弟”“不傳外人怕洩露機密”确實是中國傳統文化在現實中傳承的一個重要阻礙。
(4)優秀的人物塑造
雄獅少年2最值得肯定的人物塑造無疑是本作女主角——小雨。國産動畫電影的女性終于不再是背景闆或花瓶,也不再是男主在打怪升級道路上的物品或者道具。整部電影如果沒有小雨可能都沒有辦法開啟這個故事。阿娟在台上打拳,她在台下為拳館拉投資。小雨在本作的主體性非常強,可能這就是女編劇的重要性吧(謝謝女編劇)。當然除了小雨外,其餘角色也都塑造的特别好。小雨和阿娟也沒有硬湊對,阿娟也沒有和其他男角色刻意賣腐,他們在與其他角色産生關系性的時候,始終是他們自己。角色之間的感情,雖然克制但是有恰到好處,剛好就是那股青澀但又無比真摯的感覺。
(5)還可以更上一層樓的音樂
音樂其實雄獅少年2目前比較明顯的短闆,雖然劇中的三個插曲都很不錯,但是有些地方我覺得應該要配上一段澤野弘之般的BGM,但是電影裡面沒有插入任何音樂,讓我有一點點摸不着頭腦,要不下次請澤野弘之來吧(不是)
(6)一定範圍的社會效應:雄獅少年2的上映真的帶來了一些正面的社會效應。感覺它上映後,有很多粉絲自發去了解舞獅文化,來到廣州來到佛山去觀看舞獅比賽或者參觀當地的博物館。CP上的舞獅團表演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一些舞獅團獲得更多就業機會。傳統文化真的因為這部電影得到了一些宣傳。
近年來國産動畫電影導演太喜歡用神話故事來創作故事了,我現在看到那些神已經完全審美疲勞甚至有些厭惡了。可能是因為18年大聖歸來賺太多了,現在太多動畫電影還是喜歡路徑依賴。但是至少肯定有一部分像我一樣的觀衆,已經不想看到神與神的故事,也不想看到人與神的故事(要看人與神的沖突大家去看fgo吧),我就是想要人和人的故事。一個平凡的小故事,一個普通人的故事,不需要拯救世界,他自己拯救自己就好。 雄獅少年是普通人的故事,人的成功并不是空喊“我命由我不由天”就能成功的,而是要像阿娟一樣,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學習和努力才能實現的。在阿娟和阿娟身邊人的身上,我感覺又看到中國人的一些核心精神,腳踏實地,行穩緻遠,進而有為。這才是真正的中國動畫電影,真正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又宣揚了中國人的精神,雄獅少年就是我想要看到的中國動畫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