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争議最大的第六集結局的戲谑吐槽。柴伐蒂尼的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原則中有要求用非職業的演員,關注日常生活,聚焦普通人等等,都是在觀影後難以立刻感受的幕後信息。不過隻有一條原則是我觀影後感受最直觀的,就是結局是開放且留給觀衆清醒批判的,留有一種想要去怪罪誰卻一場空的擊鼓傳花失敗感。結合他編劇的片子展現的戰後底層民衆的普遍困境,看得人面如死灰,過程猶如割開你的皮膚,最後就晾那裡觀察,也不包紮的折磨play。
在鍊接文章中,柴伐蒂尼介紹他編劇的電影時說,電影每一刻本身就是對某個問題的持續回答。 “提出解決方案不是藝術家的職責。讓觀衆感受到對答案的需要、迫切性就足夠了,而且已經很多了。”這就是他對結局處理的看法,他的電影的目的是激發觀衆對社會問題的關注,注重過程和展示,不提供一個最終答案,生活依舊艱難,沒有救贖。
在展示問題這一點上,章魚噼倒是做到了,借由高超的制作或其他因素吸引到足夠多的觀衆,第一集看得人難受無比。然而最後本片把霸淩用思想鋼印的方式解決,外星章魚小祥施了什麼法也不好好解釋一下,握握手和解顯得草率。這種感覺如斯内普的大手,把大家沉在冥想盆裡的頭猛地拽起來,令醒過來的彈幕連扣問号。沒有茉莉奈的道歉,沒有說怎麼個互相理解法,家庭問題依舊沒有改變,觀衆心中還是有一股悶氣,甚至有人感覺保住狗的功勞才是最大的。章魚噼祝福了三小隻長大,然而長大遠沒有結束,導緻沖突的土壤依然存在,比如對茉莉奈來說的母親定時炸彈問題。
回歸到新現實主義電影理論上來,這波不夠令人滿意的章魚噼的無力結局屬實是活用,真正的社會問題在外星生物的地球一輪遊獻祭大法之下也是隻能提供個廉價答案,或者說作者的勁兒到這也就用盡了,表面背叛了柴伐蒂尼“不提供解決方案、開放傷口激發批判”的核心原則,實則通過這種和好結局的說服力不足,反向印證了霸淩、家庭暴力的深刻性與不可調和性,更加令觀衆得不到情緒釋放,從而令觀衆渴求、需要。所以最後傳達給大家的思考辯論空間也很大,我能看到的就有很多漫評提到了罪行的影響,日本的社會氛圍,消費苦難等等。

其實我認為這部番最後用外星生物的魔法降神解決問題這種情節,從某方面來說更為筋道,就像高達裡阿克西斯的奇迹一樣,是魔幻屬性的最後綻放。也就是說,如果問題已經冰冷虛無到要用奇迹來解決了,那不就是留下了一個更深的諷刺意味彈坑嗎?
https://doubleoperative.com/wp-content/uploads/2009/12/cesare-zavattini-some-ideas-on-the-cinema.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