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頌文教科式演技,讓觀衆看正面角色怎麼演?與榮梓杉對手戲過瘾

電視劇《看不見影子的少年》張頌文終于不演反派,去演繹一個正義的警察了。

前幾年大家都說正面的角色不好演,尤其是警察這個角色,塑造不好。

很多演員演的過于理想化了,導緻觀衆看了入不了戲。

怎麼演好警察?

怎麼樣去呈現出這個警察的情感與事件?

想要演好一個正面的警察角色,需要搭建好一個人物的内心世界,為什麼他要這麼去做?跟他個人有沒有情感的交流?

平白無故去破一件案子跟你沒有關系,肯定不會上心。所以張頌文演的王士塗自己的孩子失蹤,變成了自己想要去突破這個案子了。

從被動職業變成了主動出擊,自己同樣是受害者,身同感受,這個人物角色就已經成立了。

《狂飙》中的安欣,人物設置的時候就是欠缺了一點,因為沒有跟他切身的利益,而他卻是非常理想化的去破案子,觀衆看了就會說這個人物,在現實中不存在,誰會這麼好,這麼理想化,為别人事情,守了20多年。(其實也有一種可能性,就是這個人是巨蟹座,天生就是付出型的性格,還是過于理想化的人性。)

人物設置,相信張頌文在接這戲的時候,一定會去寫人物傳記的。

王士塗警官為什麼對小七事上頭?

原因是他自己的兒子豆豆,在五歲的時候失蹤,這麼多年一直在尋找,期間自己的妻子也離開了人間。

為了找到兒子,為了讓更多失蹤的小孩回到自己的家,他一門心思撲在了這件案子上,以緻十多年來沒有升職。

小七的出現,使自己案子有了進展,突破。

榮梓杉扮演的小七(邊傑)與王警官之間,一開始的互相探視,對立情緒。這場戲就是在醫院裡的一場戲,王帥的母親倒在地上,是邊傑與女兒佳佳發現了,并且他們推着三輪車向醫院方向走去。

剛好遇見了王警官,于是在醫院裡一開始邊傑是站着的,王警官是坐在椅子上的。

但是講着講着兩個人換了位置,王警官站了起來,邊傑坐在椅子上雙手抱胸,腳并攏,這是一個自我防護意識。

并且他頭一直東張西望,逃避的樣子,使王警官對他有了更多的探索,這人一定有很多可疑的地方。

不過随着案子的推進,尤其是王警官帶着邊傑去找邊美珍來到羊村,沒有想到走到半路差一點沒命,出了車禍。

這個時候邊傑完全有機會一個人跑了,但是他卻沒有。而王士塗在昏迷當中卻來到了自己的家,4歲的兒子看到爸爸正睡覺,開水開了,如果不去拿開會爆炸。

于是豆豆就使勁推爸爸,爸爸,快醒醒!

而另一面邊傑打開車門,使勁地搖晃王士塗快醒醒!

場面是重疊的,正是因為這場戲,王士塗與邊傑開始緩解,不再是對立面了。

到了後面,大家都知道小七不是邊傑了。

“我爸是警察!”小七内心真實的想法。

在派出所,小七與王士塗交流時,想要吃豬油拌蔥花面時,有一種撒嬌的味道。

“要不要我給你來一隻燒雞?你以為這裡是……”

其實從這裡對話,已經可以感覺出兩個人之間發生了很奇妙的變化。

王警官走到門邊,嘴角忍不住的笑了起來:“我去食堂看看有沒有吃的,有就給你帶來。”

王士塗帶他回到家,并且讓他住進豆豆的房間,而且給他煮,豆豆小時候也非常喜歡吃的豬油拌蔥花面。

這個時候場景是父子之間的場景,非常溫馨。

榮梓杉演的小七這個時候變得非常的放松,嘴角露笑臉,說話有點撒嬌的味道。

這個時候兩個人不再是對立面,而是成了互相贖救。

一個從來沒有感受過父愛的孩子,在王叔的身上,得到了父親的愛。

一個想要從小七身上贖救自己對孩子的内疚。

張頌文與榮梓杉互相成就對方,演戲層層疊進。

這兩個角色都非常飽滿,這才是好的演員,好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