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将死,一切未被滿足的現實都被淹沒在步步緊逼的死亡和日漸膨脹的幻想裡,放大的欲望成為抵抗死亡唯一的尊嚴和體面。我還蠻喜歡它切入教授主體的視角,“衰老”當真極其可怕,更可怕的是,這種臨死前把自己的人性和欲望剖得明明白白的抵抗終究隻是一場沒有意義卻又無法停止的鬥争,它将人的恐懼放大到了極緻。
東亞人身上總會有一種世界末日即将降臨的恐慌,不論什麼年齡,都是無窮無盡的焦慮和内耗,以往我隻覺得這是對貧窮和底層人格的馴化,如今倒是在衰老面前也具象化了。實際上底層的認知和生存又何嘗不是具象化他們人性的一部分?東亞人一輩子都活在以後,卻也少有人過好過去和現在,其實和末日般的死亡壓迫如出一轍,隻是沒死掉的都成為心理疾病的最佳載體,也成為生存異化的普遍性的怪物。

在這部電影裡,剖開人性的刀,也在切碎人本身存在的現實,人生真就如同兩種糾纏不清的美夢(滿足了的現實)和噩夢(沒有被滿足的欲望和遺憾),在必然到來的死亡面前,大家都沒辦法讓人性保持體面。死亡終究不會給人尊嚴,所以還是要活好現在啊。人死的時候,都是垃圾般的存在,成為一具屍體能有什麼尊嚴可言?
從喪到衰,日本電影在過去和現在依舊有指引東亞電影前進的方向,可惜的是,這些都不是我們自己拍出來的作品,盡管我認為我們有大量的題材可以拍,但是不會寫,拍不深,那是一種電影文化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