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的是三多的努力,現在看到的是成才的艱辛。
三多的成功充滿了運氣和偶然:要不是碰上史今,他就不會入伍;要不是老馬,他修路這件事也會被搶功;要不是團長,他也不會分到鋼七連;要不是伍六一,他早就被爹抓回老家;要不是袁朗,他會沉頭喪氣複員回家。三多身上是有很多可貴的品格,但同樣歐氣爆表。
成才的本事其實被有意淡化了,他适應環境的能力遠超許三多,在新兵連就是尖子,在鋼七連擔任狙擊手,在紅三連五班待了半年,軍事素質一點沒落下,還能讓整個班的内務保持高标準,就連老兵油子薛林也在他面前客客氣氣。
劇裡為了凸顯三多的執着,隻能讓機敏的成才一次次吃癟:你想進步離開鋼七連,偏讓你去五班待着;通過了老A選拔,因為訓練表現被退回去。
這部劇的價值觀對三多太寬容,對成才太苛刻。其實成才幾乎所有做法放在普通人身上非常合理,袁朗批評成才“所有地方都隻不過是你混過的一個地方”,這不是最普遍的心理嗎?誰能去一個地方就愛一個地方呢,不都是為了私利不斷奮鬥嗎?這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不會因為環境和職業特殊而改變。
說到底,這是部中國版的阿甘正傳,弘揚的是一種精神,自然跟普通人要有距離,當個傳奇故事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