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畢業》第四集,聽了十分鐘的韓國語文課,而且想聽女主一直講下去。
講課前,作為補習班老師的女主男主有很多次關于語文課怎麼上的争論——隻聚焦在應試考點,還是從“多餘”的背景講起,讓學生了解作者,理解課文?
我非常非常共情女主,在行業的競争壓力,和應試環境的需求下,考點為先就是赤裸的現實。它直接顯見地影響着你的工作績效,單位的名聲評價,學生的高考成績。但同時,我也很想看到一堂讓學生喜歡上文學的課,是怎樣的。
最後的公開課中,女主上課前擦掉了寫到一半的課文标題的闆書。轉過身面向着眼前唯一到場的學生,“請問你叫什麼名字?”“李時宇”。她說,“時宇(「我看見你」,看見你作為時宇這個人,而不隻是一個來上補習班的生源),你知道樸婉緒作家是誰嗎?”
然後她開始娓娓道來,不時發問,這個作家生平所經曆的曆史事件和家庭環境如何影響了她這個人,這些時代痕迹與個人經曆又如何映照在她的作品裡。
以及,這些事情,和我們學生又有什麼關系?
和此刻女主上課的畫面平行剪輯的,是十年前男主曾作為女主的第一個學生被她引導着,開始愛上閱讀,自發想要學習的場景。
當時的男主是一個不想學習的吊車尾學生;此刻的時宇則是一個能考年級第一,但并不真正喜歡文學的人。倒數第一的學生找到動力,開始努力學習;能取得高分但并不興趣文學的人開始雙眼放光。對文學的熱情,和對個人喚起的情感,交織在一起,他們的人生軌迹由此發生變化。
怎樣算是一堂好的語文課?文學能給人帶來什麼?
十年後男主對女主說,“你讓我變得喜歡閱讀,讓我變得享受解題的過程。當我感受到的想法就是答案的時候,我開心到就像是要飛起來。”
“所以課本的内容,反而讓我變得開始好奇,那些(課本之外)被省略掉的故事。”
看完這集想起我中學讀書的時候,也想起我是一個長久以來都沒有對文學、語文産生很濃的興趣的人。
我們的高中語文老師非常厲害,講課時能把知識點清晰地串聯起來;在任務驅動型作文剛出時,就把這個類型詳盡地拆解講授,當時的我當然也覺得能上這樣的語文課是一種幸運。
但在我畢業很多年之後,把曾經熟記的知識點和應試技巧都忘卻了以後,說到“語文課”想起的第一個畫面,是高一的時候,她在楊绛去世那天,在那堂課的開頭含淚和我們講述着楊绛的生平經曆和作品。楊绛的作品并未被收錄在那時的教科書裡,那是一個與課文、考試都“無關”,關乎着“我想同你們說這些”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