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你》影片宣傳活動中,在與主創連麥的環節,有觀衆表示老年人的愛情電影沒有年輕人喜歡,票房表現也證明了這一點。主演惠英紅聽後哽咽回應:“我們沒有俊男靓女,都是些老人,讓您覺得不好看真的很對不起。” 這段對話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不管真是連麥觀衆的膚淺言論,還是精心制造的宣發話題,其中流露出的年輕人與老年人間難以調和的矛盾,無疑是對電影主題一次很好的宣示。
事實上,這位觀衆所謂票房表現的論據,根本站不住腳,截至7月8日,《我愛你》取得票房3.9億,貓眼預測總票房4.3億,力壓3億票房的《這麼多年》,遠超5500萬票房的《不能流淚的悲傷》、5200萬票房的《請别相信她》等一衆小鮮肉愛情片,榮登2023年上半年國産愛情片票房冠軍寶座。展望下半年,在同類型片中,周冬雨主演七夕上映的《燃冬》可能反超,否則大概率是國産愛情片票房年冠,這樣的市場表現,相對于1200萬的成本,已然是一匹超出預期的小黑馬,同時,還拿到了豆瓣7.9分的同期最高評分,稱得上叫好又叫座。
故事有兩條主線,一條作為商業電影的軀殼,是倪大紅與惠英紅勇敢追求愛情的故事,其中愛情類型片該有的常規情節一應俱全,沒有因老年人的标簽而區别對待,其中一段兩人相戀過程的蒙太奇,一點不輸年輕人的浪漫,當然也摻入了“夕陽戀”必然直面病痛與死亡的讨論,更突出他們選擇愛情的勇氣。另一條是現實主義的内核,也是影片針對當前社會問題想要表達的内容,主線是倪大紅飾演的男主角的轉變,他從一個為了家庭犧牲自我,讨好家庭成員換取家庭表面和睦的傳統“家長”,變身成為一個勇于割舍,勇于追求自身幸福的“男人”,他随身攜帶的麒麟鞭,不僅僅鞭笞現實社會中倫理道德亂象,更是鞭打自己、催促自己,在渾渾噩噩混日等死中叫醒自己,勇敢邁出追求自我的步伐。
我更傾向于後者,與其幻想一頓鞭子之後子女下跪認錯(還很可能跪錯人),不如認清現實,在自己有選擇能力的時候,盡早放飛“籠中之鳥”,而不至于像粵劇名伶和她青梅竹馬的愛人一樣,被别人(很可能是自己的子女)困于虛構的幸福之中,失去自我,隻留軀殼。即使未來如同葉童和梁家輝一樣倒黴,起碼也能勇于承擔或敢于托付“送我走”這樣的終極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