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愛看電影,盡管有的時候會分不清演員們的長相,會很快就忘記電影裡面的情節,甚至在觀影的過程中可能會打瞌睡,但隻要提起“看電影”就會異常興奮。
電影除了用來打發時間以外,于我而言一定有着什麼更深層的意義,不過我一直也沒能找到想要的答案。直到看了《刺猬的優雅》這部電影,恍然大悟。
我想,大概電影的魅力就在于,教會我們用不同的視角看待人生,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許多問題,電影并不能給出答案,但我們卻可以透過電影看明白很多解釋不清的的道理。

《刺猬的優雅》電影海報
01
故事概要
國會議員一家四口住在一幢高級公寓裡,不滿12歲的小女兒帕洛瑪喜歡拿着相機到處拍攝,作為旁觀者審視着上流社會人們的虛僞、荒誕的另一面,她古靈精怪有着自己獨特的哲學思考,卻是家人眼裡的“怪咖”,她抗拒做魚缸中被“命中注定”的金魚,于是策劃在12歲生日當天自殺。
另一位主人公是這幢公寓中的女門房勒妮,她被定義為肥胖、醜陋、尖酸刻薄,卻将家裡唯一帶有門鎖的房間打造成一間小型圖書館,在那裡她享有富足、優雅的精神世界。在帕洛瑪和新搬來的小津先生眼中,勒妮其實是一隻優雅的刺猬:“從外表看,她滿身是刺,是真正意義上的堅不可摧的城堡……喜歡封閉自己在無人之境,卻有着非凡的優雅”。三個有着不同身份卻有着相同頻率的人相遇、相識、相惜,一聲關切的問候、一個溫暖的擁抱,都是給予彼此的力量。
影片的結尾,在勒妮準備好向小津先生敞開心扉去愛的時候,卻被一場意外帶離了這個世界,帕洛瑪通過這些際遇重新理解了生活的意義。

《刺猬的優雅》電影截圖
02
“我們都是孤獨的刺猬,隻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内心深處不為人知的優雅。”
讓我想到曾經聽到過的一個關于“52赫茲”的故事。
有一頭叫Alice的鲸魚,它發出的52赫茲的聲音頻率,遠遠超出了正常鲸魚15-25赫茲的聲音頻率。所以在鲸魚的世界裡,沒有誰能聽的到它的聲音。多年來,它的歡喜無人分享,它的悲傷無人理睬,隻能自己獨自消化,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鲸魚”。
“52赫茲”也成為了“孤獨”的代名詞。
有時候,人的孤獨感來源于不被别人理解時的落寞。就像帕洛瑪,有着優于同齡人的哲學思考,卻被當成“奇葩”,在本該無憂無慮的年紀卻整日研究自殺,而這一點她的三位家庭成員爸爸、媽媽和姐姐卻絲毫沒有一絲察覺。門房勒妮,明明飽讀詩書充滿魅力,卻因為門房的身份被世俗化定義,不得不将真實的自己隐藏起來。直到小津先生的到來,他的慧眼識珠,發現了她們不為人知的優雅和可愛。
仔細想想,沒有人有義務去無條件的理解你認同你,所以如果能夠在茫茫人海遇到這樣的人該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呀。就算現在還沒有遇到,請相信,世界上一定有與你相同頻率的人的存在,這個人能夠一眼看穿你堅強外表下的脆弱,懂得你的奇奇怪怪,然後陪你一起可可愛愛。
03
正視孤獨,與自己和解
“也許你現在仍然是一個人下班,一個人乘地鐵,一個人上樓,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發呆。然而你卻能一個人下班,一個人乘地鐵,一個人上樓,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發呆。很多人離開另外一個人,就沒有自己。而你卻一個人,度過了所有。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 劉同
之前看到劉同的這段話,發現孤獨也有“優秀”的一面,便默默的記在了自己的小本本上。
無需否定孤獨,畢竟孤獨一直都在。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難免會在某個階段與所處的環境、人情世故格格不入。可那又怎樣呢?一個人不依附于别人而存在,不用刻意去迎合、讨好别人,不用在意世俗的眼光,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做取悅于“我”的自己,如果有這樣的“孤獨”,豈不更應珍惜。
美國電影《老幸運》中,年過八十獨自生活的主人公Lucky在醫院就醫時,醫生問到“You never get lonely being alone?”,他答曰“There’s a difference between being lonely and alone”。一句簡單的回答,我卻莫名的覺得很有力量,仿佛給“孤獨”賦予了正能量。

倔強 —拍攝于21/7/4黃昏
如此看來,《刺猬的優雅》中小女孩帕洛瑪在無人理睬的時光中,保持着頭腦中的冷靜來觀察周遭的人和事,并産生了自己獨有的哲學思考,不到12歲就有了“不流于俗,不困于世”的灑脫。門房勒妮在工作之外,喜歡讀書、泡茶和吃黑巧克力,會救起無意發現的小金魚,會給桌子鋪上好看的桌布,還養着一隻名為“列夫”的小貓,她獨自生活的樣子與常人看到的大相徑庭,溫柔而美好。
假如你在世界上是孤獨的,完全孤獨的,你就把這種孤獨用作你的安慰和你的力量。
——(美國)霍德華·法斯特
或許在孤獨中的她們才是最放松、最自由的狀态,不用面對自己不喜歡、不認同的外界,随心所欲地的享受一個人的美好時光,靜立于自己世界的娴靜自在與怡然自得,培養出了自己難能可貴的獨特氣質,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其實,孤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孤獨,或是害在别人眼中對孤獨的自己的評判。與其抱怨孤獨,不如将孤獨視為朋友。希望我們都能夠擁有正視和接納孤獨的勇氣,在盡管隻有一個人前行的人生道路上,重拾自己,充實自己,做獨一無二、閃閃發光的自己。
PS:關于前面提到的鲸魚Alice,聽說有一組科研人員幫助它找到了擁有相似頻率的鲸群,這頭獨自漂泊了近二十年的“世界上最孤獨的鲸魚”或許可以不再孤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