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歡愉有失喪的才是人生

時長好評,一個小時出頭的電影是不可多得的,配合着美妙的音樂,它像一首充滿綠意的小調。但也許正是因為故事的簡單,整個電影自然得像在看兩個人的生活,當他們離開時心中有萬千不舍。大段的空鏡配合音樂,巧妙的剪輯,讓我有大段沉澱,思考的時間,以至于電影結束,苦澀與憂愁才緩緩将我包圍,sorrow is nothing but worn-out joy.

先把關于電影的部分聊完吧,如此簡單的故事,人生狀态産生錯位的兩位昔日好友走上一段一天一夜的旅行,從兩人的動作與對話刻畫一段如人生般有歡愉有失喪的情感。我從不覺得友情是遜色于愛情的感情,它一樣的複雜,勢均力敵。我覺得中文裡界定用愛情來特質有關性的感情本就是錯誤的。我覺得我們與所有人的關系都是一種loving relationship,愛是一切關系的基礎,英文裡用romantic relationship來特質愛情或許更為合适。
我并不想去設想兩位主角有沒有發生過性關系的問題,因為于我而言,友情是這個劇本最好的走向,
我會覺得帶着狗狗一起的設定消解了兩個男子之間的暧昧情愫。但當我看到溫泉那場戲的一些景别一些鏡頭是如此色情,我總覺得有一絲不爽,解讀是解讀,為什麼要在影片裡有這樣的呈現。
情節很簡單,我覺得導演一次次把他們放進了不同的環境來體現他們關系的走向。一位已經成家,成為一個出門都要像妻子老婆報備的家庭成員,而另一位依舊漂泊無語地漂流在這個世界上,孑然一身,自由卻也孤獨。曾經在并肩行走于世界上的人不知不覺地就走到了地平線的兩端,當曾經和我一起熱血遊走于街頭的人成為了現在我在政治上會怒罵的對象;當曾經和我在徹夜暢談,談天說地的人現在聽到我的再次高談闊論我對物質,世界,邏輯,本質的觀點時隻會合上雙眼;更恐怖的是我甚至無法确定你到底是不是還喜歡我,覺得和我一起遊玩是快樂的。雖然還是我們,我們還站在一起,但當我們回頭望去過去的少年卻早已看不清,中間橫亘着的是時間,和不為對方所知的生活,而我們卻也沒有立場去打探。然而,哪又如何呢。在一切的小心翼翼後,當對方在無意間說出一句,bro I never doubt you時一切都煙消雲散了,我看到的是現在的你又好像是從前的你。
The world is like a huge drop of tear,a tear slowly dropping through space.歡愉也隻有一日,我們依舊要各自回到各自的軌道。所以說我們很喜歡那段開車的戲,也可能是我對駕駛有一種癡迷,這段路很長,我們要接受它有任何一種結局。
以上大概就是就情節的一些展開,不過更讓我感動的是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引發我的萬千思緒,抱着作者未死的态度看文藝作品,作品除了本身的價值,在面世與觀衆交互後,它的價值便依附于觀衆身上。
我一直明白要和你走一段,與他人産生一段關系,他在我的生命裡留下什麼(在電影裡是那個流浪漢),我接受這些再繼續生活仿佛是最長情的告白。而随着年歲增長,我總不似之前那麼迷信緣分,他們與我說,我要做隻為自己更好而不為别人的對話,交互,我要再健全一些,我才會遇到真正心向往之的人,看到最近去世的曆史學家許倬雲先生對年輕人的寄語時我也常常産生出一種巨大的悲涼之感。我總覺得這些理論把我包裹在了一個理想真空的世界裡,在生活中我不斷受挫,抱怨,我為什麼不早說一句話,我為什麼不果斷一點,我應不應該勉強自己刻意為之一些事,我如何看着人流來往而不為之所動。不過這一切煩惱好像都在那段駕駛的鏡頭裡被消解了,路邊的風景好美,從天亮到天黑再到天亮,從冬到春,夏也會入秋,隻要一直在路上,我隻要一直在路上,便會不斷邂逅,它不在這裡,就在那裡。
最後,for deep peace,這是我一生的探尋
正如伊壁鸠魯學派所說的幸福是不為外物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