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近五年來看過的樂隊番排名,我大概會給出《孤獨搖滾》>gbc>mygo>>>頌樂人偶的排名,原因就在于孤獨搖滾實在是優秀到難以置信。把體量縮小确實節奏有所改變,不過對新觀衆特别友好,也讓我這樣的鐵粉高呼過瘾。縮在這麼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長,也讓我有時間專注于劇情,能讓我萌發更多的點子,這是好事。
孤獨搖滾開分并沒有我想象的高,大多數差評都是說既不“孤獨”,也不“搖滾”——其實是相當不清不楚的評價,從來這二者就沒有一個明晰的定義界限,就像攝影裡面的“德味”,都是主觀感受,你大可說孤獨就是沒朋友,也可以說就算有朋友,沒有深刻直達心底的交流才叫孤獨,你大可說搖滾是萬青弦上的石家莊,當然你也可以說搖滾是小鬼兩手捧着的空氣吉他(當然這個我不認可,雖然他流派寫的是什麼朋克,實際上這逼比華晨宇都差遠了),那咱大不了道不合不相為謀。沒有定義,完全是人自己想出來的,那我何必去跟你糾結你的評價,什麼是孤獨,什麼是搖滾,何必呢?你說它是廢萌也好,說你它是精神病也罷,這何嘗不是一種孤獨呢。
坐在影院的座位上我想了很多,然後實際落筆沒寫幾個字出來。很多時候人就是這樣,腦子裡翻江倒海,實際寫起來又不知道寫點什麼。我剛開始想标題,就像在寫高中議論文,似乎整個影評都是要點題着來寫,但是無所謂呀。正如山田涼點出來的那一句,不獨特還不如死掉好了。人就是這樣呀。我躺在座椅上想了很多,想到自己也想到别人,想到過去又想回現在,青春真好啊,青春容許你想你所想,做你所做,容許讓你結識你意料之外的好友,容許你不随大流,不扯王八犢子,容許你寫你想寫的,做你想做的,容許你完成人生的轉變,把身上的石頭和塵土盡數搬開或者洗卻,留下的是晨曦,是你想成為大家英雄的夢想,是你未來的前路。文以載道,影視作品也是一樣,它傳達的就是這樣一種力量,讓你在萬千個夜晚,讓你在懷揣着和一裡一樣的孤獨感的時候,能讓你明白生活是有盼頭的,盡管它并不時刻如你所願,但是起碼我們都在改變。想了很久想了很多,落下來一沒邏輯,二沒有創造性的想法,那麼就這樣吧。想的很多東西都擱淺了,這應該是蘑菇帝國的歌詞,佐藤也給結束樂隊寫曲了,挺溫柔。
在影院的天花闆上,我看到東京的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