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還是要向華納兄弟以及所有“版權保護”道個歉,最終我還是沒有花40塊進電影院,而是下載了早已流出的藍光碟進行觀看,原因也特别簡單,豆瓣評分低到讓我覺得不值得。

以及看完之後,歉意更深了。

我仍然非常尊重及認可目前豆瓣給出的5.7分的評分(2022年1月20日)。作為黑客帝國的重啟,與黑客帝國的畫風差異太大,原本的末世朋克風蕩然無存,拯救人類的主題變成了拯救愛情,還給了我一些“輕浮”的感受,特别是最後尼奧夫婦找到“分析師”時的那個橋段,真是晚節不保。格局去哪了。

特效方面比20年前還要糟糕,考慮到如今技術愈發成熟,我很有理由懷疑此次重啟的投資是黑客帝國前幾部的1/10吧,當然如果嚴謹地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那就1/5吧。影片中類似于原本Smith的群控技能,在本部中顯得這麼雜亂無章,毫無震撼。還根據風評甚好的“躲子彈”效果,創造了一個“子彈時間”的概念(當然我也并不理解這個效果的具體适用範疇,以及為何Smith不受控制),滑稽的同時,還被拙劣的特效刺瞎了眼,我就暫且把這拙劣的特效歸結于我沒有去影院看正版影片吧。

演員選角方面,隻能說糟糕吧。新生代演員似乎沒有記憶點,唯一有記憶點的,是那個新版墨菲斯,似要把墨菲斯演成逗哏?可拙劣的台本設計,讓每一幕都充滿了尬。更不提其他演員的對白了。

最讓我想吐槽的,是一些新的機制。首先是虛拟世界的退出機制,我似乎沒有看明白到底如何才能退出。不像前幾部,電話亭是一個退出機制。這一部中,開頭解釋了已經無需電話亭便可退出,但所有情節下來,給我的感受是随時随地都可以退出的,并且在最終大戰的時候,“分析師”也提到“如果Trinity說不,你還是拔了插頭怎麼辦?”也暗示了可以強行退出。可如果真沒有退出機制的限制,那我就不知道最後的大戰在幹嘛了,救了Trinity就跑路不得了嗎。其次是虛拟人物進入現實世界的像素人機制,沒有合理的解釋它的能力邊界,感受上就是無敵的存在,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打不死還無孔不入。

整個重啟的劇情,我認為還過得去吧,沒有特别生硬。能感受到主創團隊是不準備再拍下一部了,所以把很多内容與思想就揉捏到了這一部,使得有點雜且跳躍,觀影體驗并不良好。可是,就我自己而言,看完下來,還是能感受到很多主創團隊想探讨的問題。

(這裡省略對主創團隊對華納的吐槽,吐槽也正吐槽了華納強行要拍第四部的願望,不論主創團隊是否願意,華納總是要拍的。)

也正是這段吐槽,給了我一種次元穿越的感覺,當時的場景是虛拟世界,但提到了現實世界的華納并有所影射,而影片中對應虛拟世界還有一個“真實”世界。那到底哪個才為真實呢?在開片,導演用了在《失控玩家》裡類似的方法,重複着尼奧的生活,來告訴我們他處在虛拟世界,又讓虛拟世界和我們現實世界相連接,那麼,我們有多确信,我們所處的是一個真實的世界呢?

而我們所處的是否是真實世界又真的重要嗎?在虛拟世界中,每個人都是被程式化的,都是被控制的,在真實世界中,又何嘗不是?影片也探讨了是否我們每個人都是有自由意志的,還是我們每一次的選擇,每一次的認知,都是由我們從小到大的成長經曆所決定了,你以為的自由意志,其實也像是被編程了一樣,編寫在你的大腦裡了。倘若個體的自由意志都受到挑戰,當落于群體之中,更是當然無存。最終大戰有一場戲,是虛拟世界的人被控制當作人肉炸彈,跳樓攻擊男主隊伍,這在真實世界,也同樣屢見不鮮。虛拟世界和真實世界,我們都是一樣的程式化,一樣的被控制。

借此,影片也給到了一個出口,像是元宇宙的概念,你生活在哪個次元都是你自己的選擇,沒有什麼好壞之分,虛拟和真實的并無差異,生活在虛拟世界也可以活得很真實,就像是《失控玩家》裡的男主一樣真實,而生活在真實世界,你也無從論證真實,你也可以活的很虛拟。那顆紅色藥丸,吃下去真的是一件好事嗎?要颠覆自己整個世界觀,認為一切皆虛無嗎?這是我們每個人自己的選擇,無分優劣。

在選擇之後,影片還提及了“共存“的意思,有一些”成年人不做選擇,我都想要“的感覺,也有一些,不是Either you or me,而是you and me的意思。真實世界中,有機器人和人類兩大陣營,但是機器人已經開始融入人類,開始共存,一起打造這個世界,這并非是你必須選擇機器人世界還是人類世界的非此即彼的問題,而是兩者是否可以共存,機器人是否能在人類世界生活,人類也是否能在機器人世界中生活。而真實世界與虛拟世界的互聯,在本片中也更加的”随意“,也是更加的密不可分,你可以在兩個世界中來回切換,這是更符合現在時代特色的設計。

也是我佩服主創團隊的地方,借了黑客帝國的外殼進行升華。原本的人類主城錫安,是上帝的居所,是真理所在,但卻戰亂不斷,寸草不生。,而現在的人類主城已不是錫安,而是艾歐,一個和平的地方,一個萬物得以生長的地方。隻有接納多元世界,接納差異性,給予自由意志(同時抹除“耶和華”所代表的信仰與權威),才會有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我也的确,在影片地進行過程中,多次感受到主創團隊想發出的聲音,以及其中的現實意義。因此我認為并不是一部優秀的續作、商業片,但卻值得我們去傾聽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