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破地獄》,超出意外的驚喜。
從傳統來看,破地獄是為亡者送行,超度亡者,但是電影裡穿傳達的觀念,破地獄既是為亡者,亦是為活人,超度亡者的同時超度未亡人。

每個人從出生起就開始了倒計時,既然終點已定,那一切是否還有意義?有人說,如果讀書太少思考太多,就會走向虛無主義,一切都毫無意義。但是人生似乎就是走在那樣一根鋼絲繩上,思考過多沒有意義,不會思考沒有意義,似乎意義就在個“度”上。
電影破地獄裡,意義似乎就源于那一點一滴的改變與積累——從滿不在乎地加錢讓搬運師傅為亡者穿衣,嬉笑怒罵間讓化妝師去工作,顧客至上又不着痕迹謀取利益,花錢主動學習為亡者穿衣、化妝,不惜違背雇主的要求為真正關心亡者的活人提供便利……

當學會了對亡者尊重,對生命敬畏
當學會了對死亡敬畏,對生命尊重
一切就有了意義。

除了主線關于生死的探讨,電影更加打動我的是父女親情線。
那盒買遲的核桃酥,門外是沉默的父親,門裡是嘩嘩作響的水流,女兒故意開着水流,僞裝自己忙于洗漱,而父親在猶豫間,選擇了相信女兒在忙于洗漱,最後一言不發地離開。
這一幕完美照應了後面的那句台詞:你不敢問,是怕聽到自己想聽到的答案,還是害怕聽到自己不想聽到的答案?

很多事情,彼此心知肚明,偏偏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直到最後,女兒終于鼓起勇氣去問自己的父親,但是父親依舊錯失了最後和女兒親口說明的機會,女兒還年輕,還有機會去改變,父親已經走到人生的盡頭,難以改變,又好像在回應電影另一個主題:傳統與改變的沖突。有些時候我們堅持一件事情,不是因為堅信那是正确的,而是因為我們被要求去堅持。這裡又難免回到一個“度”字,我們既需要父親這樣的堅守者,捍衛一些堅持與傳統,也需要女兒這樣的改變者,帶來創新與改變。

最後,還是想說,導演鏡頭對于父女線那種欲言又止、愛恨交加的細膩刻畫,實在是精準至極、直擊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