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麼真的會對四世同堂的大底感到不适,總是整一些家國情懷套用一些初高中曆史知識來搞煽情(沒看過喜1,直接看的喜2),像極了前幾年的電影圈,不過影迷逐漸現在也不吃這一套了,喜綜的觀衆怎麼還吃這套。
sstt的從大處着手可以成功借助觀衆的家國情懷搞煽情,但真正從小處着手并且做的很好的喜劇作品才是真精彩吧,具體一喜的一些好作品我也就不說了。
當然我承認四世同堂的作品确實也打動到我了,這麼大的家國情懷的一個底 别的戰隊打無可打 除非用魔法打敗魔法,大家最後就一起拼大底吧~
也就是說,就算這個喜劇不夠打動人或者存在其他的一些問題,但隻要看得過去,裡面的家國情懷的底會出手幫忙,相信部分觀衆就算沖着自己對祖國的愛也都會被感動投票的。即使講的也是一些爛俗套不夠新奇的初中曆史故事,還玩一些跨越時代的爛梗(什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義和團什麼的 中間差半個世紀了快)就算這是有意為之的諷刺我看了還會有點。。。不知道怎麼說。。。
而且裡面的八王爺暗指的是奕䜣(六王爺)嗎?那他是洋務運動的成員,包不會參加義和團的啊,不知道🤷‍♀️那句“我沒有參加義和團”是在暗指什麼?而真正的八王爺在1868年就去世了,确實埋在了海澱😂喜劇化這段沉重的曆史應該更謹慎才對吧,,,随意堆砌不在同一時間段的曆史事件來想包袱,感覺有點low了……

而且在第一賽段兩個作品就都是大底,一個是華工一個鴉片戰争前夕,但其實曆史叙事是很複雜的,這樣給我一種感覺底很大但叙事很淺薄撐不住這麼大的底所以隻是為了搞煽情,借用巧勁兒。狀師很偉大很感人,但不一定就非要通過近代史前夕這麼沉重的大型曆史叙事來表達。。。總感覺宏觀但不夠深刻,動人但不夠銳利,也沒那麼好笑。
看完之後觀衆除了感到悲傷外沒有别的東西了,那我為什麼不找個紀錄片看呢?還能了解的更加準确全面且客觀。
可算是掌握了考高分密碼了。如果必須要有大底才能拿高分的話這喜劇綜藝也快涼了吧,比拼正能量宏觀大型叙事,否則别想赢,别想得高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