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農民-農業。我想到的是“三農”問題在中英之間的對比)
在農村的自耕田裡長大的我,看了這部紀錄片之後,算是開了眼界,由衷地感到差距之大。
1,那些琳琅滿目的農業機械,原來設計得如此細緻周全啊。天啊,我想象不到的農業機械化,第一次知道原來可以這樣種田呢。6000畝的農作物:小麥加大麥(其實我分不清二者的區别),需要幾個星期才能犁好地,播下種子。而且蘭博基尼不隻是跑車,也有拖拉機呢!還是那種需要踩着幾級梯子才能上到駕駛室的那種巨型拖拉機,一排又一排幾十個按鈕,誰記得住啊?英國農民的技能好高超啊,懂各種複雜的機械操作才行啊。
再回頭看看我們的小農經濟,還有所謂的“田園情懷”,“ 暧暧遠人村,依依墟裡煙“,“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時至今日,我認識還有許多人是在過着這樣的生活哩。估計在克拉克森眼中這根本就是個笑話。
2,農民不僅是個技術活兒,還需要規劃和管理。克拉克森種下麥子之後,還在旁邊的草場上養起了羊,在不遠處的池塘裡放了魚苗,在山上溪邊種起了珍貴的綠山葵,最後在廢棄的田間種滿了蔬菜。然後,從早忙到晚,伺弄這些東西。
生長在魚米之鄉的我,小時候家裡也在種田種地之外,也有一灣池塘養魚,也在家裡養豬,養雞養鴨,還擁有自家專屬的一塊菜地……想想兒時的每個暑假,我的日子也是這麼過的,一大早去山上放牛,回家後喂雞喂貓豬,洗衣服,去菜地摘菜,準備午飯,下午去田裡幫忙割稻子,插秧,提前回家給菜地澆水,準備晚飯等等。
當然由于克拉克森經營的是大農場,他使用機械,省去了不少的手工作業。不過那種日曬雨淋,風裡來霜裡去,也必不可少。不過,他是農場主,手下雇了不少人,幫他出謀劃策,教他如何幹活等等。他還要填各種表格,與政府打各種交道,申請批準才能進行下一步。寫到這裡,我不得不驚歎英國對農村規模化經營管理的規範化,而且一切都是透明的。
在我兒時的記憶中,我們的農村裡就多了各種各樣的村長,隊長,書記等等,反正這些人給我們帶來的沒有任何實際的幫助,有的似乎隻是讓事情更複雜,傳達負擔,收取賦稅等(當然現在農村稅收取消了,這是歡天喜地的大好事)。
3,農民永遠是靠天吃飯。這一點在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一樣。看着克拉克森拉着蛇皮袋底下發了芽的小麥種子,那一幕太熟悉了。我不知道英國農民是如何确定農時的,估計是政府派人來幫助他們。我們那裡是看日曆,二十四節氣的作用原來是為農民決定播種收割耕作而制定的。小時候,我也經常見到大人們拉起一袋不小心因為陰雨天氣提前發芽的種子,在一旁遺憾惋惜。種子通常都是很貴的,要從專門的種子站去購買。隊長開完會回來後,便會挨家挨戶地通知上種子站買種子啦。早年家裡種兩季水稻的時候,左鄰右舍都會商量着今年浸哪一号谷種。然後早稻是一定要掐準時間的,要不然的話,晚熟了就會影響二季稻。所謂的“中稻”大概就是年中插下去的一季稻谷,通常早稻味道不怎麼好,可能是因為時間倉促。收割稻谷的時候,最忌諱的也是陰雨連綿,印象中有一年,由于水澇,成熟的谷子因為不能收割,大部分都在田裡發芽了,好不容易挑着剩下的割,那點谷子打下來,後來做成的米飯都是發黃的。
所以,克拉克森的農場遇到這種問題,麥子減産,收入銳減,他那滿臉的失望和心疼,任何一個在農村生活勞作過的人,都能體味那種切膚之痛,辛苦流下的汗水,在收獲的季節,卻遭老天爺橫刀奪愛,“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到了那種時候,想起來真有幾分想流淚。
4,種田隻夠溫飽,掙不了錢。 克拉克森不靠農場過活,他的身體力行大多數時候是真人秀節目的需要。盡管他精打細算,用盡一切能夠用到的資源,最終幾千畝地一年隻有144鎊的淨利潤。這還不夠他一天花呢。想一想,那些經年累月在農村靠種田生活,沒有任何其他技能的職業農民們,怎麼辦呢?比如Kholbe, 他自己的農場,每年經營得如何,能掙多少錢呢?一個不看書,專門幹農活的21歲小夥,在這片土地上曾經耕作了三年,當然他的主要收入可以是來自于雇主為他的勞動支付的工資。
農産品的投入和産出,嚴重失衡,最終隻能靠政府的财政補貼。這竟然是個世界難題,哈哈,糧食的市場價格太低了,提高價格可能會導緻更多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困人口,吃不飽等等),唉,這筆賬背後是整個社會經濟的良性運作。目前為止,大多數國家的農業都依賴其他産業的反哺了,難怪全職農民越來越少了,活多,事多,又累又髒,最後還掙不了錢,誰會花時間來幹這個呢?
5,英國的農村有大農場,可以開展多樣化經營。可惜許多中國的丘陵地帶的小農民們,放不了羊,在新農村環保政策下,家庭作坊式的養雞場,養豬場等都被勒令停辦了。越來越多的農業人口流向城市,成為建築工人,清潔工,外賣員,快遞員等等。我不知道英國還有多少人願意留在農村。貌似ellen, gerald他們幹得津津有味。
非專業的一點感性體會,附在觀影後記上。其實這部紀錄片很值得思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