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整個劇到最後就是拆家,刀刃向内是對的,但是一家人要崇尚共同進步,防範于未然,結婚這麼多年,不是應該彼此監督彼此排除萬惡勢力的幹擾和接觸嗎?一個個身居高位了,開始刀刃向内,搞得家破人亡,越往後拍,越是大義滅親之勢,悲壯,冷酷,人間判官。最可笑的是,每一個該受保護的人還是死了,保護了誰?可憐的老母親也還是孑然一身了,誰來照顧?萬海兒子和家人呢,怎麼樣了?劇終需要交代些平反後的描述刻畫,那麼多人锒铛入獄了,被洗清冤孽的人們要不要站出來感謝一下法不容情、司法公正,感激一下人民的為此家破人亡的洪亮代表的角色? 不然怎麼體現成就感?人性?作為洪亮這個角色,最後一臉苦相站在熒屏前,這是為了體現什麼?對善惡都是一種望而卻步。英雄和正義不是疾苦的,悲壯的,沒有情面沒有溫度的,更不是機器和鐵面人物,而是受人尊敬有愛有溫度有家庭有幸福感的吧。第二,女主就前兩集有點種,後面真的全靠洪亮撐場面,腐敗一家子,遇到事全是男人在撐場面,(江遠這個妄自尊大又毫無用處的男人,李檢察官也是孱弱男人的代表,就扶這些男人都沒能刻畫一個像樣的女人角色,哭哭啼啼的刻闆印象就來了),提一下,那個女書記強在哪裡體現出來了嗎?最看不得把女性推上戲台,最後全被弱化,體現出無腦無果敢的形象,要麼就不要有這一塊呈現了。 最後,結尾太倉促了,英雄主義來了,一堆的公職人員,最後就剩洪亮和他親戚警察來逞英雄,最後寫死了這個英雄的弟弟,我就問,一個人能趕到,一群人趕不到? 好人和無辜的人都被寫死了才能體現法律的公正?一切都因為不該有的情而生,一切卻沒有該有的情!張譯我也是厭了,每個角色都被他演成了看起來忠,城府卻很深,說起話愛怼人,不說話則裝木讷深沉,不分享不解釋自己單幹的個人主義英雄形象,他可以試試反派,肯定可以的。戲路太局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