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一個妄想成為他人宇宙的中心,另一個妄想有人能成為自己宇宙的中心,一拍即合。就像是“魔鬼條款”,一旦簽訂了,兩個人的靈魂都交付出去,獻祭給虛假的“愛情”。熊熊大火,最後不過落得滿身灰。親愛的,那不是愛情,而是兩個空虛的靈魂在以對方為食,相互飼養。

起初心姿挑選男朋友的标準,簡單來說就是,“從喜歡我的裡面挑一個對我最好的”,有足夠的耐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對“我的需求”的滿足上,舍得花錢、時間、精力,幾乎是百依百順的寵愛。

可是我們看到這樣的标準所篩選出來的男生,缺乏明晰的自我意識。徐家柏沒有穩定的意義來源,沒有自得其樂的世界,也沒有形成理想的自我圖景。他是迷茫的,不知道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如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這樣的人才會完全圍繞着另一個人轉,把自己的人生意義寄托于另一個人身上,“你就是我的全世界”。如此,才會以對方的需求為自己的需求,并且在滿足對方需求的過程中獲得自己的存在感、意義感和價值感。換言之,他們通過把自己完全投入到戀愛中來緩解對自己人生的迷茫和焦灼。

對于心姿來說,這樣的關系讓她感到自己重新成為宇宙的中心,小手一揮,馬上就有人着力于滿足她的需求,給她無微不至的關懷,挖空心思地為她制造驚喜。然而,心姿是以犧牲自己對愛情的确切感知為代價的。所以每次被問到“你喜歡他嗎”這個問題時,她總是一臉懵,“不知道,但他真的很愛我,對我很好。”

對于徐家柏來說,他有工作,但他并不熱愛自己的工作,就像他并不熱愛自己一樣。追女孩失敗了就連喝幾天酒,硬是喝到了醫院裡。心姿被這一點打動,但明眼人都會擔憂: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如何懂得愛他人?一個心情不好就置自己的身體、工作于不顧的人,缺乏起碼的理性與責任感,完全跟着自己的情緒走,你怎麼能指望他照顧好你?

可是心姿隻看到,這個人的“誠意”。一個妄想成為他人宇宙的中心,另一個妄想有人能成為自己宇宙的中心,一拍即合。就像是“魔鬼條款”,一旦簽訂了,兩個人的靈魂都交付出去,獻祭給虛假的“愛情”。熊熊大火,最後不過落得滿身灰。親愛的,那不是愛情,而是兩個空虛的靈魂在以對方為食,彼此飼養。

徐家柏偷偷地藏起心姿的衣服,安裝攝像頭監視她。心姿覺得可怕的同時,也很困惑,“是我給你的安全感不夠嗎?”大概吧,因為徐家柏的自卑和癡心就像心姿的驕傲和貪欲一樣是個無底洞,無窮無盡。(換言之,心姿的“男友們”也可以問心姿一句,“是我給你的愛不夠嗎?”)

最好的結果是兩個人都各自回到各自的生活裡,真正擔當起自己的人生,慢慢建立起穩定有序的小世界,不再向外索取安全感或是愛。此時,再遇到一個勢均力敵的人,開始一段健康的關系。

分手後的心姿遇到了夏天,不再驕矜,不再故作姿态,也不再等待,而是選擇了主動出擊,“這一次,選自己喜歡的人。”可惜劇中沒有交代分手後的徐家柏的故事,希望他找到了一份肯用心經營的工作,持之以恒地養育自己的愛好,遇到一個可以相互陪伴、共度餘生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