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食以農為本”,作為一個不吃就不開心星人,怎麼能拒絕在下班回家後,打開一檔美食節目呢?

以前在吃飯的時候,我總看《舌尖上的中國》《早餐中國》,但這次看了《下飯菜》卻有了一些不同的感受。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人,大部分吃得都是東北菜,什麼鍋包肉、溜肉段、酸菜豬肉炖粉條......節目裡看到了很多都沒怎麼見過的美食,羊乳餅夾火腿,軟糯鹹香;臘豬蹄炖土豆,Q彈入味;小炒肉,鮮香撲鼻;臘腸炖蘿蔔,湯汁濃郁。

在這些美味中,我也看到了熟悉的菜品,我記得小時候媽媽經常會給我煎帶魚,将帶魚切成段,熱油下鍋,兩面炸至金黃,家裡的小孩都饞哭了,沒錯,那個小孩就是我。

現在我出來工作了,也好久都沒吃過媽媽煎的帶魚了,自己笨手笨腳的也做不好。很驚喜,看節目找回了兒時的記憶。香香脆脆的煎帶魚,蘸上劑蝦油兌白糖,雖說我沒嘗過蝦油是啥味,但隔着屏幕也能回想起媽媽的味道

即使每一道菜都沒有那麼精緻,也沒有複雜的制作過程,更不是在繁華的都市中,但生活在小鎮裡的人都很簡單、樸實、熱情

《下飯菜》完完全全的體現了紀錄片的真實,感覺像是回到了家鄉。

熱油下鍋,放上辣椒、蒜瓣、姜片爆香,用柴火炖的矮腳雞就是最香的,再淋上豆瓣醬和紅油,加入土豆大火炖上一個半小時,最後再在大鍋邊上貼上玉米粑。就特别像是以前在姥姥家用大鍋貼得玉米面大餅子,還會有硬嘎嘎,蘸着湯吃可真香啊。

其實在《下飯菜》中,除了美食外,還讓我們看到了當地人們的生活狀态和風土人情

堅決不願意給兒女添麻煩的老夫婦;

幫在外打工兒女帶孩子的老人

放棄做教師更願意在家炖柴火雞的年輕人;邊接受采訪邊給人找錢的阿姨......這些形形色色的人們就像是我們生活中的鄰居、廣場上的阿姨,看到他們就是有種莫名的親切感。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下飯菜》中的日子,就是我想逃離城市,最夢寐以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