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因經營失敗突發心梗去世,前一秒還生活在蜜罐裡的全職妻子一夜之間背負億元債款。

這樣的劇情,乍一聽似00年代台灣偶像劇的畫風。豪門闊太突遭變故從雲端跌入谷底,在最狼狽的時刻邂逅多金帥氣的命定男子,開啟一段璀璨的逆襲人生。

但在現實生活中,開挂般的後續劇情多半不會上演。沒有生存技能的全職太太,面對丈夫留下的資金鍊斷裂的公司,要麼一蹶不振,要麼會像《甜蜜》中的田蜜那樣,靠自己的意志和雙手,續寫一段新的旅程。

墜入低谷的女性該如何選擇屬于自己的人生?電視劇《甜蜜》從第一集就抛出了這樣的命題。在“她題材”霸屏的市場環境下,《甜蜜》選擇從人生重大變故這一不常見的視角切入,去诠釋女性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展示了獨立女性柔軟而堅韌、感性而智慧的一面。

作為女性現實主義題材的劇集,《甜蜜》既似一部生活選擇寶典,又似一部女性創業傳記,更像一部人生曆練準則。為觀衆傳遞人生思考的同時,也證實了“她題材”的兼容性與可能性。

實力派演員雲集,《甜蜜》的“表演”盛宴

“海清演技一如既往在線,新劇追起來”

“老戲骨陣容也太強了吧,這樣我就放心了”

對于一部尚未接受市場考核的新劇而言,制作班底和演員陣容是觀衆最為關心的因素。同時,這兩大條件對劇集的品質和口碑也有着近乎決定性的作用。

從制作班底來看,《甜蜜》導演閻建鋼曾多次提名白玉蘭最佳導演獎,也曾憑借《中國地》獲得金鷹獎最佳導演獎,其執導過的《大祠堂》《秦始皇》等多部作品均為豆瓣高分劇集;《甜蜜》編劇宋方金的作品,有由王志文、陳道明主演,豆瓣8.4分的《手機》,還有由李雪健主演,豆瓣8.7分的《為了一句話》。

從演員陣容來看,女主角海清、男主角任重是優質現代劇的标配。無論是海清的《蝸居》《小歡喜》,還是任重的《北京青年》《青年醫生》,均是耳熟能詳的高口碑都市劇。《甜蜜》雖同為現代劇,但卻也是海清首次嘗試遭遇重大變故的勵志女性角色。

此外,實力派演員的搭配也豐富了該劇的看點。新生代演員施詩飾演的女二号于洋洋增強該劇的年輕化特質;何賽飛、劉威、張晞臨、洪劍濤、嶽躍利、趙秦、萬美熙等衆多老戲骨的雲集,他們教科書般的精湛演技更是為觀衆提供了最舒适的追劇體驗。

劇情更是證實了選角正确的重要性。

海清飾演的田蜜在突然得知丈夫劉得恩意外去世後,一場悲痛欲絕的哭戲牽連觀衆的情緒。面對來自銀行和鄰居的無數張欠條,艱難說出“我還”的那一刹那,觀衆不僅從海清的臉上看到了疲憊、無助、難堪,更看到了堅韌、勇氣和決心。

任重飾演的常勝善于用理智解決問題。身為劉得恩好友兼财務顧問的他,在遵循法律流程和田蜜讨論冰冷的債務問題時,所流露出的不忍、擔心等表情更是刻畫了人物的感性。

得益于《甜蜜》全員在線的演技和深入人心的表演,觀衆能夠快速的進入到劇情之中,并精準感知到故事所傳達的思考與價值。這也為劇集之後的社交傳播與話題發散提供了先天條件。

闊太一夜變債戶,全職太太人設升級

班底和陣容之餘,《甜蜜》也迅速讓觀衆從劇情和人設中嗅到了濃郁的“品質”味道。

常見的女性逆襲劇習慣用長篇内容去鋪墊女主角的悲慘人生,或用變故來臨前的養尊處優,來與人物轉變後的狀态形成強烈對比,突出人物性格的反差感。而《甜蜜》則選擇了截然不同的叙事方h式。

劉得恩突發心梗過世、田蜜天降上億債款、常勝與妻子于洋洋因三觀不合離婚等重要人物的關鍵性人生節點全部集中在前兩集。且田蜜作為全職太太時的生活方式,與丈夫的相處模式等鋪墊性情節也快速交代清楚,使之後的劇情全部聚焦于田蜜的奮鬥與成長經曆,主題更加清晰與明确。

另外,田蜜的闊太人生雖然隻經曆了一集,但身份的轉變卻非常自然。

事實上,全職太太和獨立女性在都市劇中并不罕見,但鮮少有劇集能夠深入的剖析二者之間的共通性和過渡性。亦或是複仇爽劇中性格從弱到強轉變突兀的女性人設,又缺乏真實性和共情感。

《甜蜜》之所以不同,是因為田蜜本就不是傳統意義上或忙碌于相夫教子,或忙碌于消費、聚會的全職太太。救助流浪動物、資助貧困學生、路見偷狗人“拔刀相助”等行為,足以體現田蜜的責任心與善心。她追求的不是為家庭、婚姻無條件的付出而喪失自我,也不是紙醉金迷又毫無意義的享受。田蜜對生活的熱愛,對社會的責任感,足以支撐她日後的逆襲。

不僅是田蜜,該劇對每個人物的塑造都恰到好處。比如堅持程序正義的常勝,任何私人情感在職業操守面前都不值一提。但他在處理劉得恩後續财務事宜的同時,卻幫助田蜜調解還款期限、賣房,刻畫了人物冷靜理性又有血有肉的一面。也為兩人後續的成長和情感線做足了鋪墊。

人物性格不是單一的,更不是存在割裂感的。即使是人生重大變化影響了人物的心态,但其行為舉止依然存在邏輯性。《甜蜜》則把握了這樣的邏輯性,讓每一個人設都豐富立體。且在短短兩集内便交代了故事背景、建立了人物性格,也足以可見該劇班底的功力。

獨立女性“另類”成長史,“她題材”的兼容性

“個人認為劉得恩不應該讓妻子蒙在鼓裡,夫妻理應共同面對問題”

“做慣了全職太太還能再融入社會嗎?這可真是一道世紀難題”

在故事的架構、人設的根基搭建完成後,話題的傳播與發散則決定着故事的精彩程度。

在僅播出的兩集中,《甜蜜》就已誕生了多個社會議題。劉得恩公司面臨破産隐瞞田蜜,引發妻子是否應當分擔丈夫事業難題的話題;田蜜承擔丈夫公司上億債款,引發女性的社會責任與擔當的話題;常勝與前妻之間的矛盾,又觸發了觀衆對夫妻三觀合拍重要性的探讨。

《甜蜜》并不單是一部女性逆襲劇,更承載着觀衆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這也正是《甜蜜》的品質因素所在。

近年來,大量“她題材”劇集浮出市場,如2020年的《三十而已》、《摩天大樓》均取得了良好的口碑。随着女性意識的崛起,女性題材的作品将具備長期的可持續性。精品雖然不斷,但依然還有全新的視角及切口可以挖掘。

古往今來,女性的人生變故無非圍繞婚姻和職場。而《甜蜜》則“另辟蹊徑”,選擇了巨大的矛盾沖突作為切入點。一方面,同等程度的變故雖不比丈夫出軌、職場打壓常見,但也同樣存在于現實中。另一方面,在劇烈的痛楚面前,人性的潛能更容易被激發,故事的未知性與可看性也更強。

田蜜的人生經曆看似離普通人遙遠,但在情感上卻與所有人都有着共通之處。與重要的親人、愛人分别,是該一蹶不起還是重振旗鼓?從雲端到低谷,是該聽從命運安排還是與之對抗?天降重任,是該推卸還是該承擔?人生的選擇題,每個人都在時刻都在面臨着。

如同該劇的slogan“人生無解,各自有光”,沒有人能夠掌控或預知未來人生中可能降臨的意外,但卻可以在意外來臨之後選擇自己的應對方式。選擇為去世的丈夫償還債務、走向社會從零開始的田蜜,就展現了作為妻子、作為女性、作為獨立人格的道義、責任和擔當。

選擇面對不一定會成功,但隻有面對,才會迎來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劇情中,田蜜賣掉了房子,借住在朋友的合租房中,徹底告别中流階層的闊太生活,開啟了身無分文、且負債累累一切都要重新來過的低谷人生。

田蜜未來的人生方向,也預知了衆多社會議題。全職太太是否與社會脫節?全職太太如何再次融入職場?谷底人生如何逆襲等,均為該劇提供了大量的看點。田蜜與常勝的感情線,家庭與職場的群像戲等,也備受觀衆期待。

整體來看,《甜蜜》兼容了女性勵志、婚戀、職場、家庭等多類元素,并通過演員精湛的演技,緊密的故事邏輯、深刻的主題立意等,最大化的發揮了每一個元素所承載的思考與價值。這樣一部真實性、共鳴感、正能量兼具的劇集,也展現了“她題材”的兼容性與可能性,為行業提供了更多可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