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願意看完之後再去看小說的電影,冷戰格局下的熱戰,cold war起得真妙,兩大巨頭之間并沒有直接頭對頭的沖突,但是不同意識形态演化資助的各國内政之間沖突不斷,莫桑比克獨立戰争結束後不久又開啟了内戰。
“這個國家真是不可思議,它有好人,但戰争讓壞人變得更壞,弱者變得更弱,懦夫變得更懦弱。兄弟反目,卻不知道為何而戰。我們獲得了獨立,但現在卻陷入了無休止的戰争。它開始是某種東西,現在卻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那些大人物,他們争奪權力。那些聽命的人,像我們一樣,他們所做的隻是啃食灌木叢,沒有時間用他們的生命做任何有價值的事情。”
“同志,别談論政治。我們的政治就是活下去,直到我們到達目的地。”
對戰争中人性複雜性的分析,尤其是圍繞所羅門這個人物,他在某些電影中應該是絕對的反派,但在這部電影裡我能感受到他殘忍下的恐懼,并不是洗白(戰争讓壞人變得更壞)
所羅門身處保護火車的一方,身為軍人,他自負戰功,對平民非搶即打,淩駕于一切之上,認為他擁有火車、擁有火車裡平民帶來的貨物甚至擁有所有女人。他試圖強搶羅莎,未果後又搶走了一個已婚婦女,在旁人的叙述中他上次強奸了一個十二歲的小女孩。
“如果你重30公斤,你就是女人,他們說”。
”有時,那些保衛我們的人比攻擊我們的人更糟糕”。
但在跟其他軍人晚上喝酒夜聊的時候,目空一切恃強淩弱的所羅門,“下個月我就40了,我需要一場派對,盛大的派對。我的祖先告訴我,我還有5年可以活。我會吞噬這5年,無論戰争與否”。他的一個兄弟說,“我們明天可能就死了”。
在他死後,(他死亡這裡也非常精彩,最後是被強搶女人的丈夫了結的,用了一個非常克制的鏡頭表現),他的兄弟說,“看來那些靈魂最終還是騙了他,不是5年,是5天”。
戰争加速了一切,吞噬了一切美好的夢想,“那個人他已經沒剩多少了,他不再是個人了”。
還有一幕是,雙方在打仗,而火車上的女人圍在一起幫助一位女性生産。孩子健康出生後,在另一場沖突中,泰亞爾殺死了對方的頭領,但孩子的母親也在這場沖突中去世。
新生和死亡,士兵和平民,同伴和敵人,在戰争這台瘋狂的絞肉機裡模糊了面目,隻剩下一個個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