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外孫》能感受到導演想傳遞什麼信息,但我不再相信這套事物運行邏輯,昨天想得不夠清楚,所以寫得也不夠清楚,又想了一晚上想出來了。

這部電影裡其實奉行一個很樸素的家庭觀念。就是父母撫養子女,子女照顧年邁的父母,父母的遺産留給真心對待自己(付出最多)的子女。一種付出和回報的良性循環。

但現實裡因為父母的私心,包括性别導緻的偏愛和考量,這種理想的循環往往在某一端失衡,父母和多名子女之間,總有一個人承擔了超量的付出,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姥姥年輕時照顧父母,卻沒能分到房産,也得不到大哥給的補償。

男主的媽媽照顧姥姥最多,同樣沒能得到房産,反而是遊手好閑又欠債的二兒子,得到了姥姥的偏愛。

付出最多的這個人,如果是在職場上會很清楚意識到自己的勞動沒有得到足夠的報酬,但在家庭裡,加上社會長年累月宣揚的“孝”做綁架,會有一種無意識的默默自我消化,告訴自己“付出比得到更安心”。

甘于奉獻,哪怕得不到應有的報酬,任勞任怨,哪怕得不到公正的評價。

而這種角色,又因為種種原因,大多落在每個家庭裡的“女兒”身上。

“無私奉獻”,是專屬于女孩的美德。

“要求回報”,是算計,是白眼狼,是不孝子女。

一種觀念如果長期理所當然地宣傳下去,會被人們默認為天經地義存在,絕對正确的真理。比如“孝”。

但世界上除非你不孝順出門就會被雷劈死,不存在任何這方面的天經地義。

古時候的人們需要這個觀念,因為人老了無法靠自己活下去,要靠家庭給予支撐。種地的人家老了就種不動田,需要早早儲備家庭勞動力。

但是,大人,時代變了。

如果一個88歲的老年人都能獨居生活,靠自己活下去(有工作一輩子攢的養老錢,有社工,有各種商業上的服務支撐),說到底,父母和子女的循環,已經漸漸變成了一個謊言。

當所有的付出和回報都可以被金錢量化,當某個年代出生的人,算了筆賬,發現自己在子女身上花的錢,子女一輩子都賺不到,也不可能反哺給他們。

養育子女,除非是出于毫無回報的目的,出于純潔而高尚的感情,除非是父母自願無償地付出,在一開始就清楚、也放棄獲得任何報償。

在其他情況下,是一筆虧帳。

當然也有精明而無人性感情的父母,把兒女當豬猡當壓榨出工資的機器,生一個就是未來的小工,給一口飯就是養育之恩,不斷地索求不斷地榨取。

這樣的美夢也不會長久。孩子們會長大,會發現“你若無情我又何必有義”,她們會逃跑,會掙開虛假的缰繩,奔向自由和新生。

家庭,親情,全部都崩塌了。

姥姥的手裡其實握有權力。她有房産,有一百萬的存款。

她想要買一塊大别墅墓地,她原本可以為自己買,但是在她深深接受的循環裡,她無法為自己動用這筆錢。

家人的需求永遠比她自己的優先級排在前面。她給二兒子還債,還沒有去世就被從住了一輩子的家裡趕了出來,送進多人合住的養老院。

電影有一個還算圓滿的結局,因為外孫還有真實的愛,有沒被金錢完全異化的血肉做的心。

但這一點圓滿,最終寄托在的還是人心的動念,分毫間就會改變。

而人心,實在是太過脆弱,無法相信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