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在徐克的系列作品裡,是一部求新之作,有人說徐克江郎才盡,完全是人雲亦雲,或者壓根沒看電影。

這是徐克近年塑造人物最用心的一部作品。

之前徐克拍“龍門飛甲”,大家的第一評論也是不好,後來回看才發現設計的複雜而瑰麗,隻是第一遍看覺得太滿了,目不暇接而已,是導演輸出超過觀衆接受的結果。

導演想給的太多,在武俠奇幻的世界裡,徐一直像頑童,每次都有新東西,之後的狄仁傑系列,第一部觀影感最佳。為什麼?因為徐克比較沒放飛自己,有時候放飛了,他給的多,大家未必接得住。

第一部很多東西很基本,絢麗的大唐宮室,酷似東方不敗裝束的李冰冰,女皇的各種酷似西方皇室的造型,包括狄仁傑的招數,都奇幻而誘人,但二三部設計的太多了,水戰,怪物,各種奇幻打鬥,人物内心塑造就被忽略了,性格看不清楚了,那麼多戲的馮紹峰,趙又廷很少人物性格塑造,反而沒有大火。

不過美術風格影響了幾乎所有的唐代網劇,全是徐克那裡來的,

但“射雕”的人物塑造又返璞歸真了,回到最簡單的人物性格塑造,這就是徐克的新變化。郭靖黃蓉的塑造并不是突出奇幻武功,而是以人物感情為主,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棍都是點到為止,突出的是郭黃的小兒女情态。

兩個年輕人在江湖遊走,最後走到殺人如麻的戰場上,沒有依靠,彼此隻能靠對方的情感支持,肖戰演的憨厚,純良,清澈眼神中隻有最幹淨的表達,莊達菲和他配合的很好。

印象最深的是兩人留下的各種尋人标記,莊看到風車時候的感動,肖在說蒙語傻瓜時候的羞澀,失散的情侶感情表達真的是絲絲入扣——所以最後終于找到對方的時候才有那種“永不放手”的承諾,才會一起去戰場面對死亡,這個就能解釋原著裡說的郭黃守衛邊境那麼多年的艱辛,是靠兩人的“俠氣”,靠彼此的交付,靠完全的信任,所謂的“俠之大者”是這麼來的。

徐克在越南出生,中國對于他來說,很遠又很近,回歸祖國,孤兒找到自己的根,其實是他的一個母題,電影裡的郭靖也是,他在蒙古長大,但中原是他的家,他最終回到了不認識他,不屬于他的家,還為這個家獻出了一生,是非常動人的東西。

肖戰目光始終純粹,對此毫不懷疑,就像我說的,這版郭靖,演的是郭靖的内心,内在人物的塑造,遠大于外在動作戲的表現,這個就比之前的“狄仁傑系列”高明很多。也是我看過曆年來“射雕英雄傳”裡郭靖黃蓉的最好的诠釋,到底是徐克。

那些壓根沒看到電影裡這些複雜之處的人,跑上來就說不好看,是你欣賞水平差好嗎?就去看弱智電影好了,别在我這裡找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