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子可能有些壓抑,急需釋放,嘗試看了好幾部據說“催淚”的愛情電影,被戳着淚穴,也掉了幾滴淚,但仍壓抑,釋放的還不夠。
當我看到這個電影名的時候,我就有預感,應該就是它了,那個能讓我眼淚瞬間噴湧的小洞,《困在時間裡的父親》,就是它了。
于是我翻豆瓣,飛速浏覽影評,點開影院看場次,無奈排片太少,隻有離家很遠、晚上10點半才結束的一場,一想周五了,咬咬牙,定好了電影票。
但其實,我沒抱過高的期望,但是我忘了,這是一部主打親情的電影,而“衰老”是亘古不變的主題。
從老安東尼放着音樂、哼着曲子出場的那一瞬間,我的眼淚就開始向下掉。
“這是我的公寓!”“從我的公寓裡滾出去!”矛盾從安東尼憤怒的叫喊聲中開始,場景開始從安東尼的公寓、安妮的公寓中不斷變化,從Anne、lucy、保羅、勞拉不停變換的角色中開始混亂,可是我知道,那隻是患了阿爾茲海默症的安東尼記憶發生了錯亂。
導演從一位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視角叙述,觀衆彷佛在身臨一場大型的沉浸式體驗。
兩個身份錯亂的Paul都問了安東尼同一個問題,看似理智冷靜的問題卻像巴掌拍在安東尼的臉上,直到哭出聲的那一刻才意識到,老安冬尼沒有老,他隻是變成了一個小孩子。

安東尼能怎麼辦,他不知道給女兒帶來了麻煩,他也不想不記得自己的女兒,他不想時時刻刻都在找那個手表,他也不想忘記自己的名字。
明明是安東尼的記憶錯亂,我恍惚間卻好像做了一場夢,重複的對話、順序颠倒卻又銜接,迷迷糊糊中好像失憶的是我、混亂的也是我。
恍惚中,又回憶起了一切,發現了真相,引以為傲不離嘴的小女兒,實際上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喊着“Dad”,嘴上嫌棄笨拙的安妮日夜陪伴卻已在巴黎。而病越來越嚴重的時候,甚至忘記了自己是誰,卻隻好躺在護工的懷裡放聲哭泣。我心疼的是那個喊着“fuck off”死守公寓的安東尼,心疼那個明明是工程師卻為了泡妹說自己是踢踏舞大師點的安東尼,心疼那個被指着頭說是個麻煩吓到哭的安東尼,心疼那個望着窗外的世界微笑着的安東尼,心疼那個喊着“I want my mommy,I wanna get out here!”的安東尼,他說,他的葉子掉光了,他說:“I feel as if I’m losing all my leaves”。


世界上不止有一個安東尼,你我以後都有可能成為安東尼,我希望那個時候,在我大哭大鬧要回家的那個時候,我的安妮能在我身邊,陪着我,也希望那個時候,我的安東尼哭着要回家的時候,我能在他的身邊,輕輕拍拍他的背,告訴他:“I’m he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