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漫《雄獅少年》事件是一次成功的引導輿論走向有利方向的案例
首先,我們能否回想起最初的輿論導向——“眯眯眼迎合國外刻闆印象”,再與現在的導向做對比——“《雄獅少年》形象涉嫌辱華”。不得不說,這簡直是“天才的轉換。
我相信,眯眯眼迎合國外刻闆印象這件事,這沒什麼好吵的,不要說什麼實地考察居民相貌,或是創作團隊開創的新風格。前者離譜,後者就顯得極為可笑,就算他們真的有開創風格的想法,那利益動機是什麼?難不成是赢得罵聲一片?沒有人會做吃力不讨好的事,難道整個團隊沒人清楚此舉的後果?結合宣發前後導演的動向,真的是很明顯了,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你要是非要争這點,那真的挺可惜的
而重點出現在“辱華電影”這一頭銜上,真的太高了,這是一張必赢的牌啊!當構建問題足夠大時,他們就會拿出足夠有力度、權威的機構說事,譬如央媒,甚至是國家政府。廣電局會讓辱華片上映?太對了哥,因為這部片确實沒辱華,原因是什麼?很簡單,還是利益動機。人都是要吃飯的,資本更是,掙國人錢辱華未免有點滑天下之大稽
從一個基本着實的罪名到根本不存在的罪過,《雄獅少年》做到了
從一個其心可誅的電影變成一個可憐的受害者,《雄獅少年》做到了
劇情沒什麼創新,開頭猜到結尾,叙事手段也是平庸的水平,但自然畫面很美毋庸置疑,作為鼓勵國漫發展,7分是可以接受的水平,但導演非要鍍鍍金惡心一下觀衆的話,一星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