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别離》是由阿斯哈法哈蒂指導的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斬獲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和奧斯卡金像獎。本片的故事發生在伊朗,一對夫妻因移民問題而鬧離婚,家庭也因此破裂。丈夫納德聘請了一位女傭照顧父親,而女傭一次又一次的觸碰納德的底線,終于,在某一天,納德出于憤怒下推倒了女傭,護工的丈夫把納德告上法庭,在法庭上,人與人的矛盾放大,每個人都在為了自身利益而自我辯護。
片中的種種矛盾讓影片的劇情更加扣人心弦。老婆西敏希望出國移民,但是納德堅決反對,原因是納德的父親患有老年癡呆病需要照顧,兩人的觀念是完全不同的,這是片中人物的認知矛盾。瑞茨的看護工作受制于宗教道德,在為老人洗澡時,還要詢問給宗教機構是否可行。在這日增月益的現代,古老的宗教依舊頑強的延續着他的生命,傳統和現代的矛盾也因此日漸放大。除此之外,我們能發現敏西和納德是中産階級,敏西是教師,納德是銀行職員,他們的工作是鐵飯碗。而女傭一家是反面,債務纏身卻依舊的勤勞簡樸的工作,他們以公正的理由和納德一家在法庭上撕咬,不過也是為了還清債務,這是伊朗國家中兩個階級之間的矛盾。從影片剪輯上來看,影片一開始就運用了固定鏡頭,畫面切換的頻率随着矛盾激烈程度的遞增而越來越頻繁,再到影片結尾,氛圍又回歸平靜,最後以一個以納德夫婦的客觀固定鏡頭結束本片。正是因為片中的種種矛盾,觀衆的思緒才會随着影片劇情的進展逐漸陷入其中。
誇他是新世紀的《羅生門》不足為過。影片中納德的父親患有老年癡呆病,白天家裡沒人照看他,于是他聘請了一位女傭——瑞茨,這位女傭,不僅有一位四五歲的女兒,而且還懷有身孕。某一天,瑞茨把納德父親綁在床上,自己去看婦産科看病。納德回家後,看見父親被綁在床上,出于憤怒的他把瑞茨推倒,還惡意說她偷錢。瑞茨的丈夫聽聞便把納德告上了法庭,他們各執一詞。在法庭上,納德從開始說沒推她,後來說沒想推她,再後來說不知道她懷孕的事情,否則不會那麼魯莽地對待她。另外一方瑞茨說納德當時是直接抓着她将她丢了出去,并問法官,一個懷有四個多月身孕的孕婦,正常人能看不出來?但納德還是說不知情。兩人都為了掩飾自己的過錯,講了漂亮的說辭。就像偉大的黑澤明導演說過:“人是很難如實地談論自己。”導演阿斯哈法哈蒂把攝影機扛到大街上去,通過“羅生門”似的演繹把人性的虛僞和自私暴露出來,觀衆才會為之感歎。
1950年的黑澤明以《羅生門》反映了一個真實的社會,這個社會裡的人性是複雜的、虛僞的、自私的。《一次别離》同樣的表達了這一主題,但更多的是建立在伊朗這一國家上。新現實題材電影,帶來了很強烈的現實感,全片充斥着緊張悲痛的氛圍.也生動的反映了許多值得議論的社會問題。現實題材電影最重要的是暴露問題而不是去解決問題,就像導演對結局的處理:開放式。這女孩目睹整個事件的過程,她在試圖理解并挽救父母的婚姻,也就是在這種環境中耳濡目染着,她發現學校和社會判若兩然。這位早熟的女孩究竟選擇跟誰一起生活?正是因為導演對結局的處理是開放式,才會引起我們對影片主題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