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應該9分的,但剪輯問題隻能勉強8分,特别是片尾的幾組蒙太奇,讓人感覺沒有按照劇本原設計執行。如果有平台推出導演剪輯版會再看一遍。
最好的角色是王骁的金老闆,王傳君的漢奸,高葉的演員,這三個角色完成度最高。王傳君能拿最佳男配,以往戰争片裡沒有出現過這種漢奸,塑造得很成功。高葉也特别出彩,她不是隔江猶唱後庭花的商女,而是真穆桂英。
王骁的金老闆有點可惜,由于情結設計上缺了很重要的一節,導緻人物沒能抵達應有的高度。缺掉的一節就是他最後不知道自己的妻女被殺害了,如果他知道自己妻女沒能逃脫日軍的魔爪,那種絕望、痛苦和憤怒,會讓他最後選擇舍身直面日軍槍口,用照相機達成拯救和抗争價值的場景成為熒幕經典。金老闆最後場景的最後鏡頭的簡單構思是:(畫面化為老照片般的黑白)照相機視角主觀鏡頭,日軍猙獰憤怒的臉,照相機後金老闆堅定無畏的眼睛,日軍槍口擡起對準相機鏡頭,槍口和鏡頭形成對峙,瞄準鏡後日本兵嗜血的眼睛,槍聲,金老闆倒地,殺人日本兵用槍托搗碎相機,朝屍體辱罵啐口水,其他日本兵大笑,仿佛獲得了勝利。笑聲中,碎相機特寫,鏡頭朝向金老闆屍體,金老闆屍體畫面定格(仿佛真實南京大屠殺照片中的一張)。鏡頭轉高葉抱着孩子成功逃離,被人群簇擁着的畫面,定格(轉為彩色)。
劉昊然算是完成了角色任務,很高興沒有讓他大喊口号,而是像一個真正的普通人一樣堅定的說出“大好河山,寸土不讓”。
最後是日軍的塑造問題,作者們總是抓不準這種人物的核心,那就是“狂熱”,日軍攝影師是本片的主要反派,但卻是扁平的,他最初應該展現出天真和偏執,對中國文化的迷戀和對攝影的執着,包括對狗的同情也應該放在人物塑造初期,不要讓觀衆覺得他是危險的,盡管他也許有些冷漠。然後在中期的時候,突然揭露出他的真實本性,他的天真是因為對生命的殘忍冷漠,他的執着是來自軍國主義的狂熱,然後他通過對主角團隊的欺騙、背叛和迫害獲得了巨大的勝利,讓主角團陷入最深刻的絕望,觀衆此刻才醒悟他才是那個最危險的反派敵人,最後主角團通過團結、勇氣、智慧、犧牲徹底擊潰他,讓他為自己的殘忍和狂熱付出代價,這樣這個角色才算基本完成。
這部電影是不同以往的戰争片,能獲得成功是一種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