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現代的腐朽陳舊的裹腳布味的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意淫,男人與馬,且粗淺幼稚得像小屁孩搖木馬,卻自以為很帥很有男人味。
西部開發、無主之地、無法無天、拓荒、拾荒、捉賊領賞、行俠仗義、偶爾幹幹黑活、痞子味的反英雄、四海為家、流浪、冒險、浪漫、配角們的各種困局和人生百味……羊皮卷時代的古典文學、打字機時代的近代文學和黑白時代的老電影都寫爛拍爛的東西,你再寫還有什麼意思呢?寫出新意也行,那才叫厲害,可是寫出新意了嗎?沒有。
如果隻說權力鬥争、利益鬥争和正邪鬥争,就男主,還有黑社會白發boss在片裡,在頭腦和認知層面,那個表現那個段位,乏善可陳甚至可以說毫無塑造,在現實世界的社會大博弈裡應該活不過一集,老老實實認命當個底層牛馬兢兢業業或許才能苟延殘喘到晚年。
(制作方隻是生硬的直言直表他們很強,這有什麼說服力呢?最蠢的創作方法就是隻擺出硬設定,那樣隻會顯得制作方很無能,也就有點身手和戰術策劃能力吧,這些哪來的呢?沒有,還是硬設定,隻說男主是黑社會傑特是警察而沒有關于訓練修煉磨練的往事,沒有關于怎麼強大起來的、有實質内容的、有藝術性的、有哲學思想性的、有結構美感的往事(這才是塑造角色的立身之本之一),全沒有,很敷衍,标準的硬設定哈,至于菲的身手和愛德華的黑客技術則完全是沒任何來由的憑空硬設定,而且狗的能力隻在狗的那一集說了一下,後面居然沒有任何應用,那你當初說他幹什麼呢?)
所以爽點隻是屌絲意淫嗎?制作方告訴你我們的主角團很強很能打哦,然後沒别的了,爽去吧,你們這些喜歡比戰鬥力喜歡聊一呂二趙三典韋的小孩子觀衆們。或者說制作方本身就是個隻有這點認知、本事和水平的孩子。
關于女角色:
菲必須找個感情歸宿才能活,要麼失憶前的人際關系,要麼和男主暧昧,不然就得慘兮兮躺廢墟,或者望着男主背影哭個痛不欲生徹底失去生存意義。
好壞隻能用來判斷具體的個人或事,越精确細緻越不容易失真走樣,好壞這種東西不存在在群體上,隻存在在具體的個人和事件上,這是任何一個神智健全的成年人都有的認知和常識吧?然後有次傑特說男人重義氣,女人都是叛徒,然後制作方按着菲的頭讓她念台詞附和……(當然,把前期的菲塑造成一個自私自利利欲熏心冷血無情厚顔無恥的女賊本身就是一種更大的“按頭”)這種一竿子打死一片的性别歧視和古典主義暴論,low得像個某村頭腦簡單的基本盤,炕上盤腿腳惡臭、臉紅牙黃、滿嘴大蒜和旱煙混合的味道。
動畫劇集包括劇場版在内,菲幾次三番被弄暈被捆綁最後被解救。女性總是被動的被救的弱者這種有毒的刻闆印象在制作方對菲的編排上也體現得淋漓盡緻。
而且菲的樣貌身材和服裝打扮本身就很男凝,更别說捆綁和劇場版的刀尖剝衣服了,毫無必要卻一定要這麼做,物化女性媚男媚宅标準化流程。
茱莉亞毫無塑造純冰箱裡的女人俗稱工具人,隻為男主給胖大媽複仇的臨時起意大計做犧牲品,為男人付出生命(順便一提,進入結局前,台詞幾次明示暗示她強得可怕怎麼說也該是黑社會一方堂主的狠角色,結果被小喽喽随便一槍幹掉),然後再給男主一個為她複仇的理由來生硬推動劇情走向結局。
關于茱莉亞的一切,制作方隻是在戲裡給她編排了這麼一段而已:她是黑社會強大幹将,但和男主一樣不願再作惡想金盆洗手然後和男主兩人比翼雙飛遠走高飛,但黑社會又不願放過他們不願失去這兩個趁手的好工具,也不願手握大量黑社會罪證的兩人與黑社會劃清界限後将來有背叛組織和會通白道對黑社會搞清算的可能性,于是黑社會開始追殺兩人,或者逼迫兩人自相殘殺自證忠誠,于是于是兩人和黑社會展開抗争,還有茱莉亞以前在火并中救過男主悉心照料他從重傷瀕死中拉了回來。
都是硬設定、流水賬一樣過一遍劇情就完了。很應付,更談不上深挖什麼藝術性和思想性。
要正常和正确的塑造茱莉亞(以及塑造任何一個重要角色都是如此),應該講講她的個性、特征、個人品味、獨特靈魂、與衆不同的思維模式和性格,以及這些東西裡的閃光點和深長意味、趣味。以及什麼樣的往事和心路曆程造就了這些。關于閃光點不一定非得是道德上的閃光點,更應該是藝術、美學、思想哲學上的閃光點和趣味。
一方面出于對女性的基本尊重應該講講上述這些東西而不是隻把她當個花瓶和工具人,更何況她本身還是個重要角色那就更該講講,另一方面男主為什麼愛上她呢?也該從上述這些方面講講,隻有講了并且講好了男主的愛才有分量、有力量,而不是空中樓閣,畢竟男主對她的愛也是男主這個角色的立身之本,同時也是推動男主走向最後兩集結局的最大源動力。最後兩集男主是為了和她雙雙安全退隐長相厮守才和黑社會展開戰鬥,然後因為她的死萬念俱灰,最後又為了給她複仇才單刀赴會血洗黑社會單挑白發boss,如果沒有對她個人的塑造,講清她的魅力是什麼,最後兩集的高潮就會變成無力的陽痿,事實也确實如此。
然而一切都沒有,隻有在傑特追問下男主直言對她的愛和她的重要性,隻有在傑特追問下菲的幾句台詞評價,總之隻有兩個角色的台詞,沒有正面的劇情,生硬又蒼白。
至于男主和茱莉亞當初為什麼加入黑社會?是生計所迫身不由己還是什麼?又為什麼良心發現想退隐?既然想退當初加入時又是怎麼想的?什麼經曆和心路曆程導緻了這些變化?全沒有。這些關乎角色立身之本的東西也是完全沒有。
制作方是不尊重女性不屑刻畫呢?還是連重要角色塑造、打好把劇情推向高潮的基礎這些基本功都做不好呢?還是壓根沒這個水平還要硬撐于是隻能硬設定按頭念台詞呢?還是三者都有呢?
傑特的前女友明說了就是受不了你在我們二人關系裡掌權當爹味男才離開你,然後制作方故意編排個劇情,說前女友你錯了(還按着這個女角色的頭讓她念台詞說“就算我錯了巴拉巴拉……”),離開傑特隻會落得個成為逃犯的共犯的下場。現實是離開一個人,未來有好有壞有無限可能,而且離開隻手遮天獨斷專行的爹味男大部分女人都隻會更好不會更糟。制作方那點小心思明顯得有點滑稽,像個叽叽歪歪陰陽怪氣的小醜。而且,前女友被高利貸纏上時傑特在哪呢,面對這個明顯的問題制作方又變啞巴了。按照制作方對這種傳統味很足的女性的塑造和認知,她借貸肯定不會是為自己,多半還是為家庭,原生家庭或者新生家庭,反正就是個被吸血的大和撫子就對了。
女人必須在父權夫權體系裡被吸幹吃淨死透才正确,不許有自我、不許有主體性和個人追求、個人的地位、權、錢、野心和享樂,不能為自己而活。
制作方的裹腦布纏得太緊了,都捂臭了嗆鼻子了,松松放放味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