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畢業的時候我們全力以赴,把自己都刷秃噜毛兒了還努力刷鍋,刷得锃亮很驕傲,結果刷鍋反成背鍋。
失業後和好友一起創業,嘗試了幾次都失敗了,最後靈光一現最後一搏,随手拉來身邊歪瓜裂棗的小夥伴組隊,各種誤打誤撞居然慢慢成了像模像樣的小團隊。
遇上一個巨難搞的客戶,讓團隊深刻意識到不足,大家都想要放棄,投靠大山被吞并雖然不能再走自己想走的取經之路,但總好過小命不保。然而團隊中有一個夥伴誓死不從,一聲怒吼被聽見,大家重拾信心團結一緻,每一個夥伴都拼盡了全力,即使用光十年的積蓄百年的修行也在所不辭。
終于這個不起眼的小團隊打敗了大怪獸搞定了這個大客戶,電影上映了産品上線了,公司也倒閉了。熬過了無數個大戰之夜,夥伴們一起迎來最美的曙光,而大家也終于耗盡最後一絲元氣,各作鳥獸散去。
打工馬喽的心酸曆程。
“這麼拼到底想要什麼?”被打得遍體鱗傷的小豬妖擡起頭回答:想要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緻敬宮崎老爺子——動畫人的情懷。
我們不過是一群像牲口一樣活着的打工族,癞蛤蟆、野豬、猩猩、黃鼠狼,各有各苟活的小本事,于這大千世界而言我們都是不值一提的無名小卒。
『無名的人啊 我敬你一杯酒,
敬你的沉默 和每一聲怒吼,
敬你彎着腰 上山往高處走。
頭頂 蒼穹 努力地生活。』
(——《雄獅少年》主題曲《無名的人》)
淚目。
大戰戲很燃,觀感不得不令人想起六年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很難說這部會像《哪吒》一樣大爆。兩部片目前我能想到的不同點:
1.哪吒叙述着力點在一個主角身上,最多帶配角敖丙。而小妖怪有四個,分散了火力。
2.哪吒笑點頻繁,小妖怪這部可能孩子們看得挺開心,作為打工人我是真笑不出來,有的都是苦笑吧。
3.哪吒的角色塑造非常深入人心,人物性格和造型、舉止動作都是獨特的:黑眼圈、龇牙咧嘴、愛作臭屁打油詩、巨調皮、不修邊幅、力量強大到令人驚訝。從玩世不恭的太子爺到拯救陳塘關的英雄,他完成了近乎逆天的人物弧光。而小妖怪四個人也各有特點,野豬精明有家庭背景、癞蛤蟆有長舌頭有後台、猩猩超内向身形大隻、黃鼠狼話痨,看完一遍我能記住的就這些。從死宅到怒吼,猩猩完成了他的弧光。從話痨到話少,黃鼠狼隻能說改掉了一個習慣。野豬和癞蛤蟆從膽小怕事的小員工成了公司創始人勇敢對戰大boss,也勉強算有些成長。但,都不深刻。
這四個角色在長長的中國電影史上或許也會成為nobody ,無名之人。但,哪吒不會。
但是,小妖怪有比哪吒厲害的一點:結局。大家拼盡全力,最後經沒取成,團隊散了,每個人還都傾家蕩産被打回原形。連一個名字也沒有留下,從此不過是一隻普通的癞蛤蟆、隻會嗷嗷亂叫的猩猩、在山林裡瞎竄的野豬、餓得冒死去偷雞吃的黃鼠狼,沒有人會知道他們曾經打敗過黃眉怪,沒有人知道他們曾經被當作東土大唐而來的高僧,沒有人知道他們曾經斬妖除魔還獲得了“蓋世英雄”的錦旗…你不會知道眼前剛呱呱跳過去的癞蛤蟆曾經經曆過什麼,就像你不知道剛從你身旁走過的這個人經曆過什麼一樣——這就是我們每個普通人的真實寫照。這個極具現實主義色彩的結局,我給滿分。
最後,從短片到電影一路走來肯定經曆了很多不容易,為堅持到現在的每一位動畫人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