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間道,一場關于正義的取舍與痛苦,當絕對正義的陳永仁遇上追求正義的劉建明,一方是隐藏在黑暗中的絕對正義,一方是隐藏在光明中的相對黑暗,他們二人卷入絕對而又相對的正義漩渦之中苦苦掙紮,我們已經無法評說他們各自所持的正義觀有何正誤之分,隻是在聽到劉劉建明明那句“我想做個好人”和陳永仁那句“我想做個好人”或許我們又能做出些許的關于正義的思考
正義永遠是一個圓圈,不同的人在這個圓圈裡永遠的打轉,陳永仁與黃志誠的三次天台會面,陳永仁第一次的迷茫到第二次的對于自身身份的調侃,到最後一次面對黃志誠墜亡的愕然驚恐,都成了他在自己所創造的正義世界裡的無盡輪回,劉建明說:你們卧底真有意思,老是在天台見面”而他自己也在登上天台之後,受到了與先前登上天台的人一樣的對待,在無間道中,活到最後的人反而更加痛苦,劉建明也承擔了這種必須痛苦的義務,他洗白了身份,卻要一輩子為已經洗白的身份,繼續加劇本身并不光彩的行為,兩人的身份錯位,恰恰印證了 “無間”的真谛:身處光明者,心在地獄;身在黑暗者,心向光明
活着已經本身極度痛苦,更何況還要繼續為死去的人贖罪,劉建明最終承擔了所有輪回的結果,天台的相遇落幕,無間的贖罪才剛剛開始。換句話說“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不斷的還賬,欠賬,再還賬,成了劉建明永遠的輪回,陳永仁死前留下的錄音帶,因為陳永仁的屍體而久久無法關閉的電梯門,黃志誠的墜亡砸向的出租車,更是在時時刻刻的提醒他死去的人并沒有死去,陳永仁,黃志誠以另一種執念生長在劉建明的靈肉之上。
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劉建明回首了一輩子,卻終其一生無法看到自己心中的燈火,而陳永仁從開始卧底,他放棄了正常的人生、不被理解的孤獨,在黑道的漩渦中獨自周旋,但唯獨沒有放棄内心真正堅持的事物,劉建明則在一次又一次的抛棄之中,消磨了自己的真意,他是真正相信一将功成萬骨枯這句話的人,而最後的結局,也必然要由自己的白骨,去滿足他所謂的成功。
陳永仁那句“對不起,我是警察”,也恰好是劉建明内心最渴望的呐喊,他為了警察的身份做了很多傷害别人的事情,他揮舞着警察的大棒,又想緊緊攥緊警察身份的救命稻草,等待他的必定是身份的對他的撕裂,他妄想逃脫,可在無間之中,又怎能輕易逃脫?我們隻能期待,劉建明能夠站在自己人生上的天台,解救那個被綁架的自己,擺正這個已經歪曲的正義的圓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