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媽已經走十二年了,我還會在深夜想到這部電影。當然一部分是因為我推因為它拿了影帝,更重要的原因其實是那份抉心自食的赤裸的欲望,活着。你想怎樣度過你生命的最後三十天?如果,我是說如果,你是個玩命的牛仔,和天打架的賭徒。

不喜歡傳記片,不喜歡紀錄片,這部偏偏把這倆踩了個遍,極度節制的鏡頭,時而驟然斷裂的鏡頭(借用老師姐曾曰的“帶你時刻回到當下”)。大概确實是一部紀錄片式的傳記片,每個人(by 每個人i mean 那倆人)都像沒意識到鏡頭正在拍攝的真實存在着的人物,結構上也把戲劇感降低到最低,說實在的這确實不是在我喜歡的點上的電影。

不要管馬修麥事後的追述,也别獵奇地打探bro瘦了多少斤,難道熱辣滾燙的營銷方式早在十幾年前也短暫存在過嗎?我知道的是,他最開始每天吃兩口飯的時候甚至不确定這部電影能拍,甚至是通過自己形象的改變來拉投資,電影拍了二十五天,拿了六個奧斯卡提名。

(鬼圖襲來)
有時候心靈就靜靜地飄到Ron身上,小牛仔小骨頭,藍色襯衫藍色眼睛藍色荒漠裡被輸液線牽扯的影子…有時候覺得這個角色似乎已經混進我生命的一部分,在那些颠簸如牛背的時刻裡,我會想到最後的那個鏡頭。又一次戛然而止,他是否摔下去了,他又騎了多少秒?不重要。不重要了,奇怪的矛盾的牛仔,不是同性戀的艾滋病人,一折即斷的骨頭上挂着明晃晃的空蕩蕩的金鍊子。他确實這樣無恥又熱烈地活過,哪怕隻有人聲鼎沸時的一瞬間而已。

202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