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願把思路說得直白,隻說,利他性仿佛是女人天生就擁有的屬性,于是夏洛特變成一個突出的反例。
近日,她的形象在我腦中揮之不去,恰逢資料館放映,就來二刷了。我再次見到她的自我和殘忍,卻更加渴望她的殘忍。我想到《神女》,為子女奉獻一切而被奉為神,夏洛特則是凡人,她在母愛的責任中愧疚卻從不停留,失去利他性的女人讓“母親”不再被神化,被克制的母愛讓她走向自己的野心。
因此,這次讓我淚水決堤的不再是伊娃的恨意或痛苦,而是一種無奈感,對夏洛特的疲憊和海琳娜的遺憾感到無奈,海琳娜無私的愛是夏洛特自私的解,疾病卻讓答案變成無解。劇照裡夏洛特和海琳娜的擁抱給我極大的安慰,可惜未被剪入正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