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這個結局是我沒想到的,但回想當時看愛樂之城不也是這樣的結局,有遺憾但才是人生的真相。
我們大部分的人生其實都這樣的,同事也好,戀人也罷。有美好的經曆,曾經一起努力奮鬥,一起歡笑一起痛苦....但最後總是分道揚镳。沒有願景裡的大團圓。
說到這裡,它更像一部紀錄片吧。
本來昨晚花了18直通大結局看得我義憤填膺,後來冷靜了一夜選擇接受。(可笑,人啊,總是要學會接受)
故事的結局其實很深刻,但這種落差感是為何而來的?我猜測是因為在這麼短的劇集裡,創作者把故事的重心放在了權謀雙方鬥法的部分(大家愛看也确實抓人),某些時候甚乎透着懸疑推理的味道(未知郵件,尋找犯罪記錄和證據的抽絲剝繭),包括群像劇每個故事人物的成長...拍了太多了,但是故事的部分比例失調了。
最明顯的感受是,塵埃落定,三人在餐廳小聚,祝行第一次提出拒絕的時候沒有人意料到這樣的選擇,包括很快林行長的拒絕也接踵而至。太突然了,前面明明都是在為此而準備、奔走的畫面曆曆在目,突然的轉變打的我措手不及。沒有鋪墊,至少我沒有注意到。當然,也許人性就是這般不可捉摸,無法理解吧。
——假如我們想的是那個結局的話
所有人都跟陳行遠離開聯衆,最後留下邱老一人守江山。一輩子的心血,如夢一場。
帥哥跟着沒有野心抱負的林行在前線默默無聞的經營小支行。或許也因為業務不能承接而最終錯過心上人。
小棗因為内心的煎熬,永遠帶着愧疚不能真正的做自己。
祝行,才華與抱負隻能深埋心底,不可名狀。
當然,另一個結局就是陳行遠留在聯衆,一人掌舵。固然可以放權,讓其他所有人都能有一方天地,但對他而言。也許永遠不會原諒自己吧。人嘛 怎能違心而活呢。
所以,
對觀衆不友好的結局其實不是我作為觀衆本身沒有承受力,而是有那麼一刻,我沒有意識到這種轉變的突兀,這有一部分來自劇集創作的一些問題。當我重新審視,雖然它不是對願景裡的我而言最好的結局,卻是對故事裡每個人而言最好的結局。我選擇接受和祝福他們,因為我真的希望故事裡的他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