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務源與尤大興最大的區别,在于一個求“和”,一個求“利”。我們對于丁務源最大的批評首先在于,他作為樹華農場的一把手,使農場陷入“雖物産豐富但不盈利”的局面,其次使是他的謀術與手段。

其實我們的批評有一個預設前提:是否盈利是評判樹華農場主任的唯一标準,這是觀衆視角。但容易被忽視的一個問題是:樹華農場真的想盈利嗎?

或者說,盈利是不是樹華農場的唯一目标?

這裡說“樹華農場”,而不說許老爺、佟老爺,不說丁主任、尤主任,是因為這不是一個個人觀念,而是一個組織目标。将董事會并農場管理者、工人視作“樹華農場”這個整體組織,我們不妨一一來看。

大股東以許佟二位老爺為代表,對股東決策有影響的是三太太和佟小姐,農場管理層有丁主任尤主任李會計,工人群體是勞動者,其他群體以秦妙齋為代表。

真正關心農場盈利與否的,隻有佟和尤,且佟的話語權弱于許。至于許,更關心三太太的喜怒哀樂,三太太更關心肥雞肥鴨蘆葦花,佟小姐關心風花雪月,李會計隻看風往哪刮,秦妙齋隻顧吹牛逼,工人們隻關心偷雞蛋。

看到沒,在這個組織中,關心盈利的是少數派。那多數人在關心什麼?

關心和諧。

丁主任的理念就是“和”,對上要處處周到,對下要處處維護,明面上事事有承諾,暗地裡事事有分寸。農場不盈利,丁主任不關心,丁主任關心的是三太太和許老爺。

丁尤的争鬥結果,既是上層的理念碰撞,也有底層的選擇。不是丁主任趕走了尤主任,是樹華農場選擇了丁主任。尤主任是個合格的職業經理人,他的理念拿到樹華農場注定水土不服,因為樹華農場更需要一個好村長,同為優秀的管理者,職業經理人和村長并無能力高低之分,隻是理念與目标不同,一個求利,一個求和。

利與和嘛,農場産出的都是“禾”,但是尤擅禾邊加刀,所以以制度和嚴格立身,而丁主任呢,在禾邊加了一張口,單憑這張嘴,上下自如,也把這樹華農場經營得真如個世外桃源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