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動畫開播6集,我希望能在這裡說說我的感受,以一個高中看完直到現在已經工作三年的書迷的角度。
三體動畫号稱制作宏大,經費充足,制作方藝畫開天也有過一些經典作品,讓人覺得有制作經驗,但是目前看來,做出來的效果是依托答辯。在看完動畫後,再去看看制作方的采訪片段,頓時我就明白了。
很多人都說動畫建模醜,技術不行,但我認為,這隻是其中一小部分問題,當初我三第一部以那種粗糙的方式制作,人們都對其好評如潮,可以看出,其實大家想看的,是制作者在改編或者動畫化作品時,對原著的尊重與還原,哪怕是加入一些改編,也不應該傷害到文學本身的靈魂人物與核心精神,哪怕形象有所偏差,也要做到神似大于形似。
在整個三體動畫觀感看來,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來自于制作方的傲慢。
結合采訪片段,我已經能得出結論,從導演到編劇,通篇都在表現出這樣一種态度:
我想拍一個我想拍的東西,奈何三體這種題材不适合,限制了我,本來就對這個書不感興趣,沒空看,但我又希望我能拍自己的想法給觀衆看,同時借三體這個名号讓自己出名,顯得自己很厲害。
所以,他們其實沒怎麼看過書,也就對書中的人物,有了那種膚淺的,臉譜化的理解:
葉文潔?哦,敵對組織的首領,大反派,肯定是個心理變态,陰暗,想毀滅全人類,好,反派首領嘛,這個簡單,知道怎麼畫了。
羅輯?一個玩世不恭的臭屌絲逆襲故事,我懂了,一開始畏畏縮縮,猥瑣油膩,毫無素質,最終成長為全人類的英雄,好,就這麼拍。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像大史,雷迪亞茲,章北海等等,這些角色統統臉譜化,幾個字能概括的那種。其實,我覺得甚至寬容一點,你把大史搞的搞笑一點,我都覺得可以原諒,畢竟這是一個偏向于調和氛圍和推進劇情的角色,
但是羅輯和葉文潔,他們兩個是小說裡的靈魂角色,你一通按照自己的理解亂改,我真想給你兩拳。
首先,羅輯是一個有頭腦,冷靜,而且是一個有能力的大學教授,他的玩世不恭不是表面那種下三濫的弱智混混形象,而是來源于他一直以來偏向于小我,不願意為集體做貢獻的一種思想,小說裡羅輯是會有成長,但這個成長是從小我思想,到擁有家庭和愛情之後覺醒,為全人類命運做出最大的賭博,敢于孤注一擲跟三體人做談判,并在執劍時守護地球幾十年,臨終前依然選擇留在太陽系,這麼一個偉大的角色,雖然他一開始可能很自私,但他不是猥瑣,油膩,插科打诨的小醜。我敢說,羅輯這個角色,但凡看過書哪怕隻有一次也好,都不會做成動畫裡那個樣子。
而葉文潔這個角色,她的内心,她的所作所為有着很深厚的時代背景影響,而且跟她的個人經曆有着很大關系,她确實背叛了人類,但她的最大的錯誤,其實是錯誤的以為高等的文明能擁有更高尚的品德,能為地球文明帶來改進,實際上後續情況發展并不如她所願,而且沒有她,根本就不可能有羅輯後續拯救地球成為執劍人的劇情,她為羅輯提供的宇宙社會學理論,在整個第二部都起了很關鍵的作用,是作者貫穿第二部的所表達的核心。
另外,除開人物以外,作品的氣質也能看得出來創作者對原著的侮辱。三體實際上我個人認為氣質是一部非常現實嚴肅的作品,他的觀感是恢弘且蕭肅的,其中有不少是悲情角色,命運殘酷且悲慘,結局看完讓人唏噓,感歎,百感交集。這樣的作品,其實是不适合加入太多喜劇元素的,會嚴重影響作品的氣質,尤其是在主角羅輯身上加入莫名其妙的喜劇行為。
前面說過,為了讓這個作品不那麼死氣沉沉,其實有一個角色是可以利用調和的,那就是大史,那就是為什麼我說我感覺哪怕你把大史改的稍微喜劇一點,做出一些比較反差的小表情,我覺得都無傷大雅,但是看完羅輯那些開派對賽車美女喂零食等逗比油膩猥瑣小醜行為,引起了我的強烈生理不适,強烈讓我有種導演在侮辱這部作品的感覺,一點都看不出來對原著的尊重。
甚至就連劇情,也很明顯的能看出來,主創團隊根本不知道書中的精華部分是哪些,甚至有個主創還把重點關注在羅輯和莊顔的感情故事上面,覺得"很浪漫",甚至連描述都是錯的,說什麼羅輯為了寫小說創造了莊顔。以緻于她在動畫裡,就大篇幅地描寫羅輯第一次見莊顔,怎麼緊張,怎麼想象,怎麼出錯,長篇大論看的我都嫌進度條太慢看不下去。
我已經不想再說什麼但凡看過原著了,這話說累了都,但凡你看過我三,抄作業總會抄吧?人家跟莊顔從見面,去羅浮宮,在一起,到結婚生娃,隻用了不到半集時間,很明顯這在書中就不是什麼很重要的内容,從頭到尾我在書中就沒有感覺到作者想要描述他們倆的愛情有多"浪漫"。
我真的想說,你想自己創作就自己去找個别的什麼小電影搞搞創作,能不能不要總把自己膚淺的理解帶入這麼宏大的作品裡還覺得自己很牛逼啊?莊顔的主要作用,是給了羅輯觀念上的改變與成長,讓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有了想要保護的東西,而不是他們之間的所謂過程有多"浪漫",編劇是不是滿腦子就隻知道談戀愛了啊?
最後看看建議大夥自己去主創們采訪時的嘴臉吧,也許你會對我說的那種不尊重,甚至可以稱之為侮辱行為,能有更深刻的了解。
我真的是忍不住想罵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