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該是一座孤島”這是與惡2每集片頭都會出現的一句話。本季用10集的體量講述了跨度20年的故事,倒叙+插叙的手法讓我在看完前4集還是一頭霧水,編劇呂莳媛用之後6集将一個個孤立的故事串聯成線,構成了與惡2這個信息量極大的故事。

與惡1讨論的是案件發生後社會各方的反應(事件的影響),與惡2更着重讨論案件為何會發生(事件的背景原因),在事件發生前我們能做些什麼。一二季聯動,最後一集王赦和檢方在庭上的辯論真的精彩,這一次,王赦律師終于有機會了解他的辯護人“為何要犯出這樣的罪?”或許這樣就可以避免這樣的事情再度發生吧。

————劇透分割線————
“接住”是這一季一個重要的主題,在故事開頭醫院的同事們接住了馬亦森,簡齊蕙接住了犯罪邊緣的羅譽,家人接住了患病的羅自強……正是因為許許多多的“接住”,降低了惡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與此同時,胡冠駿或許就是沒有被“接住”的例子,每當他想要認真開始生活時,總有事情發生,讓他失去了好好生活的信念,一步步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我想,當我們主動伸出“接住”雙手的同時,也擁有了被“接住”的可能。
世界不是非黑既白,有着各種各樣的顔色。受害者與加害者有可能是同一人的兩種身份,胡冠駿是家庭教育缺失的受害者,也是縱火案的加害者。簡齊蕙既是“車禍”中受害者的家屬,也是加害者的家屬。陳又茗是性侵案的受害者,也是襲警案件中加害者的家屬……聽了編劇的訪談才知道,原來她也曾是加害者的家屬,也正是多個複雜的身份構成了現實中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不同色彩的人參與到社會之中,有了這個多樣的社會。
故事的最後并未點明胡冠駿是否被判處死刑,那張空白的審判表等着觀衆寫下自己心中的答案,正如最後一集的标題“烏托邦”,故事本身取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好的結局大多數隻存在于故事中……在這一點,另一部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給了另一種可能發生的情況。
...

————說點題外話————
不僅和第一季聯動,還有人選的聯動,好想讓翁文芳和高政光碰面哦,人選的故事還會繼續嗎?好期待人選的第二季哦~
7.8集真的是最戳我的兩集,共有的抗疫記憶一下子就能感同身受,那三年中有太多被忽視的角落,像羅自強、許幸珠這樣的人有多少呢,他們是怎麼度過的呢?
齊蕙追幸珠那段也是很催淚了,親情是無法被割舍的存在。
再重新看一遍,應該又會有很多感受,看來我的n刷片單又可以加一部了~
補上編劇訪談的鍊接:【【ft:呂莳媛】我們與惡的距離2 EP110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cr:隻能喝酒的圖書管-哔哩哔哩】 【ft:呂莳媛】我們與惡的距離2 EP110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cr:隻能喝酒... - b23.tv 聽完之後有了更深的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