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時的電影不長,我卻幾次情難自抑,淚盈滿眶。為了影片裡四姐妹溫柔綿密的親情,更為了導演沒拍到的,角色沒提到的那些缺失了的愛。是因為失去過,所以格外珍惜,盼望大家都好,因此甯願放棄自我的一部分,來彌補缺憾,因為自己不圓滿,所以希望大家都能盡可能的圓滿。
大姐幸子:長女如母,她溫柔堅毅,将三個妹妹護在身邊,承擔着這個家庭的門梁,會勉力在乎妹妹們的感情和長輩的生活,卻幾乎從不提起自己的喜怒哀樂。母親說幸子的性格很别扭,因為連做母親的那部分責任也擔起來了,也呼應了後面男友告别時,當幸子惋惜小玲的童年,男友說:“你也是一樣吧,被奪去了童年時代。”那一瞬間我明白幸子為何會明知道愛一個有家室的人不對,卻仍然執迷留戀于這個男人,他不論真懂假懂總算是說出了幸子心裡最脆弱的那部分,這就足夠了。幸子中學的時候父母婚變,就開始在外婆的照顧下長大,生活中缺失了父親的依靠和母親的體貼,她隻能盡快将仍然稚嫩的自己磨砺堅強,而後無論是對老房子的守護,對妹妹們的照顧,甚至對梅子酒的堅持,我想她心裡也許有一個母親,沒有吵架時候的母親,還沒有離開家的母親,可以讓她賴在懷裡的母親,一直陪伴着她,激勵她走下去。當大家調侃她嫁不出去的時候,當和妹妹們談起臨死前最後一刻會想起什麼的時候,她心裡想起的應該不隻是家裡的走廊,一定還有父親、母親,和不打折扣、充足的愛。


二姐佳乃:勇敢獨立,面對生活和工作好像總能果斷選擇方向然後前進,她無所顧忌的頻繁更換男友,給他們花錢借錢,嗜酒如命,一晌貪歡;卻也多愁善感,面對親近之人喪世時她最是難過。電影裡唯兩次使她沒隐藏住内心真實傷口,其一是母親決定賣房時和大姐的争執,提到了當年婚變的矛盾;其二是得知大姐也喜歡上有婦之夫,姐妹間不歡而散。導演的一筆帶過卻讓她的形象終于完整,她撺掇還在念初中的小妹談戀愛,說有了喜歡之人生活會完全變了樣子,可她自己呢,明知道那些借她錢還要她請吃飯的小男生不是正确選擇,還嘴硬的回擊大姐說她自己掙的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那可憐的佳乃,你又為什麼會在失戀後醉酒呢?會因為自卑與懷疑而不敢認真去愛嗎?會渴望能有個堅定的依靠嗎?如果你仍說沒有的話,在坂下先生問你是否有過同樣找不到歸屬感的時候,你為何尴尬沉默呢?

三姐千佳:打眼看去是影片裡活的最輕松的一個,也或許最像母親,愛笑,善良,她積極幫小妹搬家,會記得小妹的特長愛好并且介紹加入球隊,會去看小妹的球賽高興喝彩,面對抛棄了她們的媽媽也毫不記恨并且熱情歡迎,她熱愛生活,喜歡閱曆豐富的店長,愛聽故事,她率先打破小妹的内心隔閡,提起她幾乎沒有印象的爸爸,也會因為得知爸爸也喜歡釣魚而欣喜。她很像大姐的另一面,就如她隻隐約記得父親曾經帶他們去過一次動物園,卻不記得更多次的争吵,她眼裡永遠看到人的好。但她也是孤獨的,她對父母幾乎是沒有概念的,成長中擡眼看去大概隻有逐漸衰老的外婆和嚴厲的大姐,在她對這個世界産生好奇的時候,誰來做她的偶像呢?所幸遇上的是穩重又樸實的店長,給她心裡留下了探險,攀登和自由的錨點,她也學着姐姐的樣子當起了大人,泡酒、做飯。正如二姐一開始調侃她的,她逐漸長大,她覺得,自己也想要一個妹妹了。

小妹玲子:多麼慶幸她在面對姐姐們邀請時果斷的答應到“我去”。我不忍想象以她複雜的内心世界,如果沒有這樣的幾位姐姐悉心照顧,她最終會走向怎樣的結局。親生父母的早逝,虛僞冷漠的繼母,甚至從仙台到山形,她已經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才是所有不幸的根源。面對姐姐們的好,她不敢提起爸爸,更不敢提起媽媽,隻能随聲應和着姐姐們的回憶,但有關爸媽的記憶已經是她十幾歲的生活經曆中為數不多的溫暖,除此之外她還能剩下什麼,她的早熟、敏感、小心翼翼。當酒桶裡有了刻着她名字的青梅,當門框上有了量着她身高的橫線,當她逐漸在父親曾生活過的地方重新找到父親的痕迹時,她與這個世界的聯系,開始真實的緊密結合。

我想那些覺得這部電影隻是單純的描寫美好的觀衆,或許是未曾真正的體會過并且代入這種原始家庭感情的缺失。如何正确的成長是一個很複雜的話題,有的人越發積極向上,也有的人選擇消極破滅,我并無主觀評價哪種生活态度的對錯,每個人對痛苦的反應都是不同的,想得開的時候就春光明媚,想不開的時候大不了醉生夢死。因此我對這部電影感觸如此之深,因導演拍出來的溫情而高興,也因那些沒有拍出來的孤獨而淚奔。特意動筆,紀念這個内心世界波瀾起伏但又無事發生的晚上。


2025年2月19日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