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聽過這部電影,但因其其貌不揚的海報始終沒有看它,今天終于得以欣賞。不能說沒有失望,不然我也不會打四星,隻能說在看的過程中心情波瀾起伏,好不複雜。
電影始終是以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來叙事的,也是從他的視角一點一點把事情的全貌給揭開。這就導緻了在前三十分鐘這個孩子一水叛逆的想法老想讓我穿進屏幕把他的頭擰爆。
但這不重要,我主要還是想談談片裡的女主,也就是那個被騙婚的同妻。電影裡她在佛堂前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為這個家付出了那麼多,我有錯嗎?我努力做個好太太好媽媽,然後我丈夫變成同性戀,我兒子跑去跟敵人住,請問一下這是什麼命?憑什麼我要有這種命?憑什麼連保險金都不是我的?這樣公平嗎?不是說好人有好報?所以說是我做的不夠,還是我不是一個好人?好,我就壞。我就壞到底。我壞給你看。”
這段台詞着實看得我很爽,甚至讓我想到了艾德溫·範克裡夫,也許他在暴風城外也有這樣一段自言自語。但是兩個人的後續故事還是截然不同的。範克裡夫确實壞到底了,而劉三蓮隻是把“你兒子是同性戀”這個老人很難接受的消息告訴了小王的媽媽。甚至三蓮和小王的媽媽最後都雙雙原諒了小王。我們歸根到底還是給它披上了喜劇的糖衣。
至少在我看電影前八十分鐘的時候我都一直認為這會是個悲劇,一部分原因是我看電影之前不會去看電影的标簽。因此我對電影的結局其實是不滿意的,它催淚與否于我而言并不重要,因為這個故事的發展本不應該是往這個方向走的。當然可以說這樣是藝術處理,但我确實不太喜歡。
在藝術上,靠變故、車禍、意外實現的悲劇都不是好的悲劇,真正好的悲劇是所有事情都是合邏輯的,所有人都是正常的,甚至是善良的,事情仍然無可挽回地緩緩滑向潰敗,沒有赢家,沒有幸存者。偶然性,在悲劇中是沒有一席之地的。這是别林斯基曾經對于悲劇的論斷。這個電影就是對這句話很好的闡釋。這個故事裡三個人都沒有錯,盡管騙婚這件事看上去像是男主懦弱的體現,可他也隻是想要一個所謂正常的婚姻和婚姻能夠給他的所謂的“正常”。可是我們的文化決定了婚姻的價值在于繁衍,而不在于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