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刷到了這部劇的解說,覺得這個劇情很精彩,就和做編劇的朋友分享了。她直言,不喜歡這樣的女主人設,然後說,想要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為什麼不能靠自己的努力,而要靠這種旁門左道?我給她解釋,女主是受小時候接觸的美國軍官夫人影響,所以才會通過似是而非的謊言,獲得被衆星捧月般的感覺,而且謊言被揭穿,她都付出了相應的代價。
朋友很是不解,“都得到了教訓還不知道轉變嗎?我覺得人物的轉折都沒有,有種一條路上走到黑的感覺。”
如果靠自己的努力,就能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如果真是這樣,就好了。

女主被出國男友抛棄後,父親去世,母親又患病。對一個連大學都沒考上的年輕女性,她翻身的機會能有多大?女主是在打好幾份工,加上給白富美當傭人,自尊心碎了一地之後,才決定破罐子破摔。

如果不通過之前假裝校友,結識大學的朋友,沒有朋友的背書和僞造履曆,拿到了留學美術補習老師的工作機會是多少?工作中,她的努力和能力讓她配上了這個崗位,但是沒有那些東西,她恐怕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人們天然更喜歡包裝精美的東西,不管是學曆、履曆還是外在。就像我們喜歡的帥哥美女,隻要看不出是整的,ta就是實打實的帥哥美女。

我不是為女主的做法辯解,而是誰都不能保證努力生活就可以得到同等的回報。我太能理解女主虛榮又自卑的心态,做這樣的選擇在情理之中。
《安娜》,這不是一個出身底層女性逆襲的故事,也不是什麼爽文,而是年輕美麗又有野心女性,通過精心包裝的人設,過着如履薄冰的理想生活,畢竟謊言總有被拆穿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