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照例感謝CCTV懷舊劇場,最近真是通過這個付費平台重溫了不少好電影, 電視劇。 發現早期的影視作品不乏有很多質量不錯, 接地氣且耐看的。
35集不長,尤其在描述人的一生, 描述戰争年代一個人動蕩的一生時, 導演拍的節奏緊湊不拖沓,運用最簡單的編年體方法, 通過時間+地點變換的方式就将故事走向不斷的切換到下一個年代場景。 對比當下動不動就非得拍出40集,甚至注水的70集, 那種為拍而拍, 毫無耐心觀賞下去的長篇大論, 這部電視劇是個短而小的精品。
在我觀看過的,且有興趣能耐心看完 一些有限的電視劇中, 很少有涉及藝術家主題的,尤其還是美術德育方面, 這部劇無疑是一部巨大的亮點!抛開雜七雜八, 其他素材不談, 如兩位妻子先後對徐的評價, 徐自己的個人著作, 單純從這部電視劇為切入口去了解徐悲鴻的一生, 我願意給出“力薦”的分數。
首先服化道,室内外取景很不錯, 有那個年代的風韻,雖是2013年拍攝的電視劇,但沒有年代上的違和感。 室内環境的典雅布置(小樓,庭院,家具,裝飾), 室外優美的自然風光 (如桂林山水實景拍攝, 大學校園的古樸幽靜,綠植蒼翠), 服裝(劉曉慶的幾套旗袍裝都很不錯),化妝,道具 (如徐大量的繪畫習作,徐各個時期和不同人物的合照,甚至齊白石老人的一塊兒發幹點心, 哈哈)等等, 年代代入感很強。不同于現在某些古裝劇, 感覺都是服化類似的古裝人物在布置一新的售樓處完成的取景(哈哈)。 最大的意外驚喜就是前幾集中在法德的拍攝, 外景風光優美, 标志性教堂林立, 内景還拍攝到了盧浮宮 (沒記錯的話),幾乎是逐一介紹了很多在展的世界名畫,通過徐悲鴻的角度, 觀衆也仿佛同樣變成求知欲強的初學者, 跟着求學時期的徐悲鴻對畫作一一進行如饑似渴的觀賞和臨摹。這在其他電視劇裡是很少能見到這種斥巨資赴實景拍攝的,對觀衆是個利好, 變相進行了免費的美普教育。
其次故事編寫完整, 從徐悲鴻反抗包辦婚姻離家出走到上海謀生開始介紹, 事業發展和感情生活兩條線同步進行。事業起點坎坷不順,但幸得貴人相助(如黃警頑給予其鼓勵和早期資助,介紹機會和人脈;如賭場老闆黃震之慧眼識珠提供免費食宿; 如康有為對其大力提攜, 為其提供了更廣闊更大的平台;如蔡元培對其認可和欣賞,助其樹立自信心, 等等)。方方面面觀看下來, 結論不言自明,那就是 ”打鐵還須自身硬“, 想要求得别人的認可和賞識,首先還得是自己有能力, 有潛力, 有刻苦的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 以及奮發向上的進取心。中年取得成功揚名世界後又進一步大力發展中國本土的美術教育事業,提攜資助了大量後起之秀, 這裡通過電視劇認識了不少大師, 如滑田友,傅抱石, 蔣兆和, 吳作人, 馮法祀, 齊白石, 張大千。有些耳熟能詳, 有些則第一次通過這部電視劇才有了一些基本了解。沒想到這些日後的大家, 早期竟皆得益于徐的物質資助, 精神鼓勵, 才有了踏入藝術大堂的機會。伯樂慧眼識千裡馬, 幾段故事看下來, 過程無不令人感動。此外, 在個人取得成就的同時, 又通過自身的影響力和号召力積極投入到抗日救國運動中, 在世界各地奔走交流,通過大量創作,舉辦畫展,賣畫捐款,于無形中貢獻個人力量,通過畫作啟發民智,感召民衆。晚年幸得一知己賢内助, 廖靜文的加入撫慰了徐受傷的心靈,成為其生活和事業的得力助手。 隻可惜大師走的突然, 對中國美術事業是個巨大的損失。結尾看的很感動, 三位女子以不同心境,(但我相信是)相同的情感來悼念古人的離去。。。 生前愛恨情仇, 但無奈斯人已去。。
第三就是演員表演功底太好了。 這裡不得不優先提一下吳剛的台詞功底, 在衆多人物中, 難度最大,需要記憶和表述最多的就是他, 但他完全沒有任何表演的痕迹, 而仿佛自己化身徐悲鴻, 将台詞化為日常生活裡的正常說話,聽起來親切又舒服, 表情也很到位,整體觀感如同鄰家師長般可親可敬,配得上學生們口中的“先生”二字。 劉曉慶的表演真實不做作, 少女的羞澀,私奔的激動,初為人婦的裡外操持,對張道藩的依戀示弱,對子女的把控,在子女和情人之間調和關系時的内心矛盾, 如此種種,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性格特征, 表現出了人的變化和人物内心的變化。 曆史上真實情況如何暫不做評價, 但劉曉慶版本的蔣碧微表演的立體豐滿。楊立新的張道藩也不錯, 本身演員形象就一表人才, 以帥氣的外形演繹遭人唾棄的國民黨高官 (從大陸角度看),正好有一種恰到好處的道貌岸然感。立場不同并不一定給人以一種明顯的惡人之感, 相反他演繹出了黨政要員的理性克制。此外還有薛中銳老師演繹的康有為, 葛存壯老師的齊白石, 陳佩斯的巡警,孫濤的副官, 司馬南的日本人,管虎父母, 劉執事的胖太太,滑稽可惡的章散, 許許多多, 這些角色無論大小都很令人印象深刻。據豆瓣演員介紹, 才發現很多小角色都是由資深老演員演繹的。私以為演員名字可以叫不上來, 但一想到Ta演過什麼角色, 角色演得還不錯, 就叫成功!
為人生而藝術, 這句話就代表,印證了徐悲鴻的一生。 為藝術癡迷, 為藝術奉獻,為藝術結出碩果,為藝術流芳百世。王好為導演,必屬精品。 編劇的構思,演員的演繹,集體傾情貢獻,講了一個好故事!感謝!
另,豆瓣評分過低, 私以為完全因為觀看人數不夠所緻。。。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