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目前打分隻有6.4分,但我的話,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打上滿分。這部電影後勁太大了,越回想越覺得導演真的厲害,看似無聊的劇情其實沒有一句廢話,他把這部電影拍成了一張為人父母的考卷,更重要的是他解決了一直困惑我的一個問題:很多人和父親的關系緊張,不喜歡自己的父親,但是在自己成年之後,卻在和自己的孩子的關系中重蹈覆轍,乃至覺得自己越來越像自己的父親。我真的覺得每對父母都應該認真的去看這部這部電影。
由于整部電影都是一個考題,所以我沒辦法直截了當告訴你劇情簡介,因為告訴了你們也沒有用,太多太多細節了,所以我真的很建議大家走進電影院認真觀看這部電影。
如果你看完這部電影,現在你可以看我的解析了。
這部電影中文名叫《困在情緒裡的兒子》,英文名是《the son》,很多人覺得這部電影是講抑郁症的,但它本質是一部講述家庭關系的電影。如果你仔細回想,你會發現整部電影單獨描述兒子的鏡頭和時間都很少,兒子一個人穿過街道,走進地鐵。當他一個人逃學在公園發呆,緊接着由父親找兒子的談話中得知:
“今天貝絲去了公園,她看到了你。”
這部電影的所有内容,都是用父親的視角觀看的(要麼自己看到,要麼聽說),電影中的兒子,其實是父親和周圍人眼中的兒子。所以觀衆看到的孩子是一個逃課,叛逆,不省心的孩子,看到的是一個愛孩子,事業有成的好父親。所以這部電影很多鏡頭給的是父親工作中的情況,而給兒子鏡頭很少的原因。也是反映了,兩人相處時間并不多。
好了,如果你看完電影你知道了兒子最終因為抑郁症自殺了,那造成孩子抑郁症的元兇是誰呢?
僅僅是因為父親離婚打擊到了兒子了嗎?還是因為孩子天生不夠健康?
其實電影中已經給出了提示,就是那把爺爺送給父親的槍,父親是這麼評價這把槍的:
這是禮物,是你爺爺送給我的。
你看就算我不拿在手裡也可以保護自己。
我從沒有用過那把槍,我讨厭打獵以及相關的一切。
而當兒子追問:為什麼你還留着這把槍呢?
父親說:這不是我們讨論的重點。
為什麼父親不回答這個問題呢?因為父親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回答。
在兒子自殺未遂後父親和後媽貝斯的對話:
過去的幾周,我一直在控制自己,說那些小時候,我父親對我說過的話,那些話讓我非常厭煩,但是現在輪到我了,讓我覺得,我最終會像他一樣。
貝斯問:說了什麼話?
你這輩子打算做什麼?
當我在你這個年紀我做了這個我做了那個。
我們能拿你怎麼辦。
你知不知道這些讓我感到多麼羞愧?
這些話是不是像極了許多父母對孩子們說的話?
那爺爺送給父親的槍代表的什麼呢?爺爺和父親的對話中,已經把這把槍做了全方位的展示。
在父親告訴爺爺現在有一個很不錯的工作機會,但因為需要照顧孩子的原因打算拒絕的時候爺爺的表現
他先是哈哈笑了下,然後他說:這就是你來看我的原因嗎?告訴我你是個多好的爸爸?
爺爺說話全程諷刺和蔑視的語氣,他沒有任何擔心孫子的問題,而在父親反抗說你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母親去世前一周你都不回來看看我和母親,爺爺說:那時候我在工作,而當父親拆穿爺爺的謊言他當時并沒有工作的時候,他沒有任何羞愧,很輕松的繼續說道:我可以扮成一副壞人的嘴臉,向你低頭認錯。你爸爸是不合格,SO WHAT?轉頭他繼續CPU父親:你不覺得你該成長了嗎?相信我,這太可悲了,一個50歲的男人活得像個有優柔寡斷的小孩。
這段話太像很多父親說話了,一張嘴對孩子除了嘲諷就是蔑視,但是對自己的問題,自己對孩子的傷害,要麼謊言,要麼回避,要麼反而指責孩子不夠成熟懂事,乃至暴力。
父親在這種環境中長大,他很痛苦,所以他想要做一個好父親,但為什麼他變得越來越像爺爺呢?為什麼他最終沒有反駁爺爺?我覺得爺爺可能說對了一句話:你想向我證明你是一個多麼好的父親。父親想向爺爺讨回一個道歉,一個公道,但是他錯的地方是如果他想讓爺爺認可他是一個優秀的父親,就必須讓兒子成為一個比自己更優秀更成功的人。
所以他無比擰巴,他認為自己對孩子已經有足夠的耐心了,他嘗試理解孩子,他不再像父親一樣說話出口就是諷刺和打壓。但是,他仍然在用鼓勵,用一種隐形的壓力強迫自己的孩子,要努力,要成功。他在兒子童年時候鼓勵兒子遊泳,對兒子的拒視而不見,這其實就是強迫。這點在兒子再次回到母親處,對母親有着清楚的表達:“我的意思是他不在乎我到底是誰,他隻是希望我像他一樣成功”
父親真的如他所說是一個好的父親嗎?不談背叛婚姻,他咆哮的對兒子說:“為了你,我在你母親身邊待了那麼多年。””是因為我離婚嗎?這關你什麼事“,且不說你強迫自己在不愛的母親身邊,這和孩子有什麼關系?用這種所謂的付出要挾孩子,我整部電影都沒看出父親年輕時候不愛母親的迹象。從貝斯口中得知,他為了工作,常年不在家,就更談不上對孩子的溝通和陪伴了,他是一個極度狂妄自大的人,仔細看他走出醫院時的表情,他不是為孩子憂心沮喪,而是一副堅定不信邪的表情,他是在拿兒子的生命在賭博啊。
再來說下母親,母親讓人無語,父親都再婚有孩子了,母親本以為兒子去了小三家會鬧到天翻地覆,在父親告訴母親兒子和貝斯相處的很好後,她很快就沮喪乃至情緒化的哭了出來,甚至還在跟父親表白。兒子在父母離婚和和母親一起生活的日子是什麼樣子,細思極恐。在兒子再次找到母親之後,母親還是告訴他你父親催你學業這很正常,他是擔心你。在兒子自殺未遂回家後,她到家第一反應還是:孩子的前程怎麼辦?下半年得要讀書了。就像電影兒子離開母親的家,兩人基本已經不怎麼溝通了,母親反應是:你忘記了你的香蕉面包。對的,作為母親,她隻是保證了兒子的吃喝。
那麼槍代表着什麼呢?槍本意就代表着控制、強勢、緊張、壓迫,乃至暴力。 父親因為槍取得了一定世俗上的成功,所以他覺得槍是個禮物,父親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好父親,但他想成為一個好父親的動機并非是愛孩子,而是能養出自己理想中的兒子,借用這個理想的兒子,向爺爺證明自己是一個比他優秀的父親,讓自己人生圓滿。父親從他接受了那把槍并把這把槍當作禮物時他就是和爺爺一樣的人了,所以害死兒子的兇手其實是這個父親,用爺爺送給父親的那把槍。
所以我們最後回到兒子的角度:
父親有着高大上的形象,對他一直施壓,希望他成才,但是是為了我好。
父親出軌,高大上的形象崩塌,遭受打擊,母親整日郁郁寡歡,甚至某些情緒化的反應,自己學業方面也越來越差,壓力越來越大,多重打擊下,得了抑郁症,感覺難受,開始逃學,厭世。
逃學被發現,覺得不能再這麼下去了,求助于父親,父親找了不靠譜的心理醫生。
父親整日見不着面, 跟他也無法溝通,隻好欺騙他,後媽感覺到了自己精神問題,始終防備自己,後媽說:如果人生享樂就不該要孩子。也許是因為我才害的父母離婚不快樂。
後媽不相信自己,感覺在父親家已無立足之地。最後求助于母親,卻還是無法溝通。
父親發現了自己還在逃學,發生争吵,選擇自盡。
當站在兒子的角度,兒子真的太可憐了,他多次嘗試向父母求救,但是父母始終視而不見。
這部電影就是觀衆給導演留下的一個陷阱,他沒有詳細描述孩子的經曆和行為,都是用外人的角度來看待。特别是有個心機,就是兒子主動要求照看弟弟,被貝斯果斷拒絕的時候,你有沒有松一口氣?我當時松了一口氣,那麼我再問你,抑郁症會傷害周圍的人嗎?會嗎?想想你歧視了抑郁症患者嗎?
我為什麼這麼喜歡這部電影,是因為電影中的父親和我的父親,真的太像了。我和父親從小到大數不清的争吵,前兩年見面還爆發過大的争吵,隻不過我現在大了,生氣了我就盡快離開他。他為我付出了很多,我因為某些自身原因無法達成他心中的圓滿,另外事業也不算太成功,總之始終不是他理想的兒子。但是我還算幸運吧,每次争吵後我父親逐步反思自己,我倆的關系這些年總算有些緩和。我理解他夢想的破滅,也學會了和自己的和解,但是和解不是為了父親,是為了自己和家人。
我相信肯定會有很多家長反駁我,這看上去真的很像一個教育上的悖論,如果不逼着孩子,孩子根本就不會學。你是孩子的父親嗎?你知道孩子有多不聽話嗎?這殘酷嗎?社會比這殘酷百倍。
我覺得我真的很幸運,因為我快成為一個父親了,說實話,我意識到這部電影導演想向觀衆表達的内容真的頭皮發麻,從看到孩子四維B超照片的時候,我已經情不自禁幻想他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也許沒有這部電影帶來的這些思考,可能我也會重蹈自己和父親的覆轍,恰巧我好朋友是做科學育兒這方面的,他告訴了我一個木匠和園丁的故事,教育孩子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木匠,把孩子打磨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另外一種像園丁一樣, 把孩子當成樹培養,讓他自由發展,體會生命的過程,直至長成一棵蒼天大樹。
“那如果他長不成蒼天大樹呢“
你沒法保證每一棵樹都長成你喜歡的樣子,但是絕大多數的樹都會慢慢長大,在經曆風雨後,變成自己獨特的樣子。你隻好保持肥料和雨水充足,就足夠了。
你可以接受父母平凡,接受自己平凡,為什麼你不能接受孩子平凡呢?
願這世界所有的孩子都被溫柔對待,不再有這樣的悲劇。
最後,你覺得作為父母,這張考卷得了多少分?
ps:說真的,6.4分,好多一星的,基本上就可以看出家庭關系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