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難以平複我現在的心情,所以晚上11點半從電影院出來,我連夜宵都顧不得上,就一路六十邁騎着我的小電驢往家裡趕,到了樓下沖進電梯,按下9樓以後,連敲3下關門鍵。終于來到了電腦前,現在,我必須發洩我憤怒。

《志願軍3:浴血和平》,嗯,我今年看過最爛的電影。剛開始還覺得拍的一般,看到中間的時候,就覺得拍的有點爛了,看到最後,這電影真是爛到骨子裡面了。我現在平複一下心情,随着電影的時間線,我一個個鏡頭,一個個故事掰開了說:

1、中立區前的陣地争奪戰,夜戰,抓俘虜了。俘虜被沖鋒槍在不到兩米的距離内架着呢,最後呢,開車跑了,來了一段莫名其妙的汽車争奪戰,90年代的香港多少汽車争奪戰的戲,我強烈建議學一下,90年代的拍的都要比這2025年拍的要好,要扣心人弦。動作戲拍的爛,邏輯也是講不通,估計陳凱歌導演平時不刷短視頻看評論,啥叫七步之外槍快,七步之内槍又準又快。所以俘虜跑了!不僅跑了,最後還把副連長孫醒給槍斃了,為啥呢?因為孫連長在中立區狠狠的罵了這個逃跑的俘虜,真是我報敵人以口舌,敵人報我以槍子。這是第一個犧牲了。先擱置一下,放後面一塊總結。

2、談判團隊警衛排的姚排長在抓特務的時候,被特務一槍打死了,他自己有槍不能用,因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姚排長遵守紀律,為了談判的大局,為了我們中國人的誠信,所以他甯願自己犧牲也不開槍。這是第二個犧牲了。主要還是因為遵守紀律。

3、李曉這個角色的塑造是非常有問題的,上面犧牲的姚排長在遵守紀律這塊那是我們軍人楷模中的楷模,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這個李曉了,全程都在發個人脾氣,剛入團隊就要申請離開,擺和平鴿的時候拒絕工作,原因是哥哥和爸爸都犧牲了,自己要上陣殺敵。這都可以理解,領導也都有做安撫工作。最絕的是接替林月明成為團隊首席翻譯以後,在談判桌上,随意用英語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情緒。我的天!這真的可以嗎?我看到有好幾次這種情況以後,我甚至去問了豆包,是不是我讀的書太少的緣故。

上面是豆包給我的答複。為什麼會這麼突兀的出現這種情況,一個是用自己的生命捍衛軍隊的紀律和國家的尊嚴。另一個是在談判桌上帶着個人情緒随意講話?

4、林月明的一次即興演講。在姚排長犧牲以後,林月明在團隊中突然講了一個德國的什麼畢加索的故事(我沒認真聽,不好意思),就好像讀了青年文摘類似的啟蒙類讀物,非常的突兀;在一群全國選拔出來的精英面前講小學生聽的故事,讓我尴尬的腳拇指都要在地上摳出三室一廳,一下子就出戲了。

5、用自己生命去救活患者,自己卻感染病毒犧牲的護士。我不明白的是,這個故事其實是非常好的一個故事,為什麼要拍一段護士和醫生在搶救病人前,還有一段謙讓的過程呢。直接撲上去吸痰,然後吸完以後再跟醫生解釋自己這麼做的原因不更好嗎?你把道理放在前面,是不是默認醫生的命比護士的更值錢,然後默認醫生也認同這個道理,所以贊同了護士的做法!我這麼分析有問題嗎?回答我!在我們革命的隊伍中,是不存在這種高低貴賤的,醫生的命固然可貴,護士的命那也是命,如果說非要安排他們犧牲,那也是争搶來的,這種争搶的強度絕對不能低于國人吃飯買單的樣子,而在電影中就這麼輕描淡寫的搶過去了,真的,看到這裡我都已經開始生氣了。

6、英雄黃繼光。在我看來一個人之所以能成為英雄和楷模,最重要的前提條件是他首先得是一個普通人,以凡人之軀做出驚天動地之事,可稱為英雄。黃繼光就是這麼一個連名字都才剛學會寫的普通人。所以,我覺得普通人被重機槍連續掃倒3次,還能去堵搶眼,這拍的非常不考究,你不要跟我扯什麼藝術效果,這能有什麼藝術,現在什麼時代了,信息量這麼大,多少熱血男兒對于軍事武器那是如數家珍,這麼大口徑的機槍不要說打倒3次,就哪怕一槍,都要斷成兩節。你們知道我們在部隊的時候,每周都有電影可以看的,電影宣傳工作對于部隊來說是非常重要,之前拍的第一部志願軍啊、戰狼啊;你拍的好,我們看了也是熱血沸騰,誓死報國的。你拍的這麼離譜,我們看了哪裡還會有熱血。因為我們自己也開槍,不要說現在12.7口徑的重機槍了,就是我手上5.8的步槍打你一槍你都夠嗆。所以特别離譜的劇情讓人看了就非常出戲,不會有絲毫的感動!

7、很多台詞都非常的糟糕!最後簽字的時候,林月明被輪椅推着出來,說了一句:和平就像孩子一樣,總歸要跑到你的面前。這時候播放的畫面是在中立區那次,一個朝鮮小孩突然跑到美國那邊去,引起騷動和緊張。這怎麼叫總歸要跑到你的面前呢?這不應該是:和平就像孩子一樣,毫無預兆的跑到你的面前嗎?

最後,我真的不敢相信,這是抗美援朝系列電影的最後一部。虎頭蛇尾!這就像是快要期末考的時候才開始備戰的我,在最後的匆忙中交上的答卷。

陳凱歌大導演,本來應該從從容容遊刃有餘,現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

不應該在祖國的生日獻禮上交出這麼一部電影,我們泱泱大國,人才太多了。能拍出這樣子不考究的電影,我覺得主要問題還是在影視圈的圈子文化上面。

你想啊,我大中國這麼多人才,陳導自己不進步,難道身邊都沒有人提醒嗎?答案可能就是,做領導做習慣了,就像前段時間把自己餐廳招牌砸掉的賈國龍一樣。就是因為有這些不進步的人把持着圈子最頂尖的資源,所以現在中國電影越來越爛,後來的優秀人才不得不去鑽研讨好他們的技巧,而不是把演技練好,把劇本打磨好。

我們已經不是十年前二十年的觀衆了。我花錢進電影院,心裡肯定想看點新鮮玩意啊,要麼學到點東西,要麼看點刺激緊張的。結果你把我的愛國情懷收割完以後給我看了這麼一個玩意,你說我能不生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