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曆史的魅力或許就在于它的傳奇性,它存在于故事中,展現在改編的影視裡。至于真相如何,過程有多刺激,我們就不得而知了。由此,這一類型關于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就非常吸引人的眼球了。畢竟,相比冰冷冷的文字,影視總是直觀得多。

...

在諸多通過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當中,《逃離德黑蘭》絕對算得上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整部電影沒有一點尿點,美國這邊政府的運籌帷幄,伊朗這邊亦步亦趨的緊張形勢,好萊塢這邊貌似有點不靠譜,卻在關鍵時刻發揮了助攻之勢的局面。這些讓我在看的過程中,整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刺激到不行,有心髒病者勿入。

...

1979年11月4日,伊朗革命達到頂峰,激進分子猛攻美國在德黑蘭的駐伊大使館,并抓走了52名人質。與此同時,6名美國人趁亂逃脫并躲到了加拿大駐伊大使館中,不過以當時的局勢,他們被找到甚至被處死都隻是時間問題。為了營救這六名被困者,CIA任命一名精通僞裝技巧的特工Tony Mendez(本.阿弗萊克飾)負責人質營救事件。随後他設計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計劃,把自己僞裝成一名電影制片人,被困的6名人質則謊稱是與門德茲一起的劇組工作人員,而他們正在拍攝的電影名字正是本片的名字《逃離德黑蘭》(Argo)。

...

整部影片節奏非常緊湊,首先,對故事背景做了一個簡單的描述。伊朗革命如火如荼,人們義憤填膺,恨不得吃這些美國大使的肉,喝美國大使的血。這場景讓我想起中國的那段屈辱史,應該有很長一段時間,中國人都是想吃日本人的肉,喝日本人的血的。影片開始情節的交代,并不是無用功,相反,它則是在從另一方面表明,在這個國度,此種緊張時刻,這6名人質想逃出來,無疑增加了很大的難度性。其次,正是由于革命的熱潮,群衆對美國人的恨之入骨,這也加深了這6名人質的恐懼,為後期拯救方案出來時,他們的恐懼,畏首畏尾做鋪墊。

...

Tony的職業素養很高,這是他的職業,也是他的使命,每走一步,都是冒着生命的危險。突破層層險阻,上面批準了這個方案,接下來就等着去實操了。光是Tony一個人拼命,那肯定不行,這是一個Team強強聯合的結果。首先,這6個人得完全信任Tony,必須牢記自己的身份,誇張的說,得與他們的“新身份”融為一體,編劇要有編劇的素養,攝影師要有攝影師的專業,每一環都不能錯。他們一遍又一遍的預演着過安檢的盤問,出生年月日,什麼時候去到伊朗的,所拍的電影類型,幾十個問題,上百的問題,細節性問題,他們得下意識就回答出來。

前面我也說過,這是一個Team,除了這6個人和Tony是一個Team,其他環節跟這7個人也是一個Team。美國政府這邊得做好一切後勤,負責訂好機票,随時關注外界局勢變化。而“制片公司”這邊得在辦公室好好呆着,準備好随時接聽電話和伊朗這邊的調查。一環套一環,哪一環都不能出差錯。一個環節出差錯,不止是這6個人,連Tony也會回不來。

完全是一場心理博弈戰,明明大家都怕得要死了,還得強撐着裝作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好像真的是去拍電影的,并不是逃難。去到機場那天,狀況不斷,坐在電腦桌前的我,真的為他們捏了一把汗。其實在前一天晚上,Tony就已經接到電影僞裝方案被否決的消息。他不甘心,他與他們相處了這麼久,這已經不單單是一份工作,一項使命,也是一場情誼。第二天,他依然帶着大家踏上了這份貌似有點“送死”的路途。

機場戲碼就是高潮中的高潮。因為隻要一刻沒上飛機,飛機還沒起飛,他們就可能再也回不去了。一道道難關,就這樣展現在大家面前。首先,他們去到機場,得有7張早就為他們買好的機票。Tony的上司在關鍵時刻發揮了他的作用,直接越過上級,采用了各種方法聯系到了總統,在關鍵時刻,為他們定好了這7張機票。其次,如果這6個人真的是幾天前才到伊朗的,他們離開機場時會帶走一張白色的底單,寫着他們來到此地的目的,然後機場那裡會保留一張黃色的底單,是他們幾天前來到這的憑證。當然,任憑機場工作人員怎麼找,都是找不到這黃色的底單的。這一點,他們早就預演過了,做好了足夠的心理準備,這一關順利過去。到最後,面臨的是軍方接近逼問的環節,他們準備了讓他們開胃的小故事,他們已經接近成功的邊緣了。最後一個砝碼便是那一通打往好萊塢的電話了,确認真的是有這一回事兒,真有這麼一個制片人。每一環都不簡單,差一點都會露餡。

不想透露太多,但是又一下子透露了很多。感興趣的還是自己去看這部電影吧!

人在曆史面前是渺小的,總是被命運的陀螺操控着。可是,總有這麼一些人不甘心,願意迎難而上。終于,大家都以為是一場笑料的曆史,結果變成一段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