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是《漫長的季節》前期劇情推進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死亡更是最後才揭開的謎題,他與沈墨懵懂的愛情給悲慘的劇情帶來了一絲美好,然而這些美好,在王陽溺亡之後徹底化為了泡沫,那麼王陽為什麼不和沈墨一起離開桦林呢?。
一、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差别
王陽的骨子裡是個詩人。雖然出生在的傳統家庭,但王陽的夢想始終不在桦林,所以在和沈墨約會的時候,他才會說出一定要去外面看一看,而沈墨也正是相信了這一點,才有最後約王陽在桦運專線見面,一起奔赴新的生活的劇情。
然而沈墨是個純粹的現實主義者,從小在大爺淫威下委曲求全的活着,讓她從不輕信自由和愛情,雖然後期有被王陽感動,但終究認清了王陽不是自己的歸宿。
王陽的走出去的理想始終隻停留在理想層面,就像海子夢想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樣,最後也沒有越過山海關。
二、傳統家庭與獨立人生的差距
王陽的家庭絕對是絕大多數九十年代東北家庭的樣闆,王響在家庭裡擁有絕對的權威,他不僅是生活的支柱,也是家庭成員人生觀、價值觀的引領者。所以王陽雖然表面上叛逆,卻越不過親情這道門檻,我覺得如果沒有落水身亡這件事,王陽大概率會服從進廠的決定,下崗後再被王響安排到别的單位。
沈墨幼年喪父,委身在大爺家,十八歲前做過最叛逆的事可能就是考到桦林上學了。但即便是上了大學,和弟弟重逢,也有了一定經濟基礎,面對大爺還是不敢反抗,所以沈墨的生存理念還是要逃離,這與王陽的理念正好背道而馳。
三、王陽的不成熟
王陽的不成熟一是體現在他對沈墨的愛情。王陽的愛情開始于一見鐘情的感覺,換言之就是看臉的沖動。王陽可以為沈墨撐傘、可以陪她上班、可以帶鍋包肉給她吃,甚至可以為她去抛屍,但面對沈墨要重新活一次的要求前,這種愛情就顯得一文不值了。
王陽的不成熟還體現在他對夢想的執着。王陽想當一名詩人,但他的執着也僅僅停留在了嘴上,寫了幾首詩?談一段飄缈的戀愛?愛情對沈墨是人生的救贖,但對王陽來說隻是鍋包肉裡的白醋。
王陽的不成熟最後還體現在了他對命運的态度。第九集最後,被盧文仲欺負了的沈墨為挨打的傅衛軍上藥,王陽收拾雜亂錄像廳,他說一句“我們仨個應該是世界上最倒黴的人了吧”,然而相比沈墨和傅衛軍,王陽這個溫室裡的花朵怎麼敢自稱倒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