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央一熱播的電視劇《獅子山下的故事》,不知大家看了沒有?該劇集合了一大批大家熟悉的香港老中青演員,以一家茶餐廳為背景,書寫獅子山下的悲歡離合故事,表現香港草根市民刻苦耐勞、勤奮拼搏、自強不息、互幫互助的獅子山精神。

該劇在開播前,打出了“港版《人世間》”的标簽,正是這個标簽吸引了我。作為2022年開年大劇的《人世間》,熱播期間街談巷議,感動了電視機前的無數觀衆,成為現象級的超級爆款電視劇。作為一個從小看港劇長大的中年人,我也很想看看港味的“人世間”是什麼樣子。

...

其實,看《獅子山下的故事》第一集的時候,主要演員們的老态與磨皮,浮誇的表演風格,還有令人别扭出戲的普通話配音,差點将我勸退。但是沖着劇中濃濃的港味市井氣息,以及那個年代的懷舊感,還有久違了的天王黎明演唱的片頭曲《無懼競賽》,我還是堅持看了下來。

看完第一集時,得知該劇在騰訊視頻還有一個粵語版本,于是趕忙去搜了來看,果然看粵語版,違和感和尴尬感就少了很多。

...

該劇不以曲折離奇和大開大合的劇情吸引眼球,而是用細水長流、不急不緩的拍攝手法,帶領觀衆感受那些生活中的溫情與感動,還有香港小市民身上特有的那種樂觀幽默、毒舌犀利。

一家好兄弟茶餐廳,彙聚着互幫互助相親相愛的異姓三兄弟,李高山、羅一同和勞金。以飾演反派角色出名的譚耀文,這次在《獅子山下的故事》中飾演了一個大好人李高山。他善良樂觀、講義氣、有愛心、重感情,簡直就是一個沒有任何道德瑕疵的聖人。

...

但就在觀衆逐漸沉浸在他和梁歡的美好愛情中時,李高山卻猝不及防地下線了。而且屬于強行下線的那種。

不得不說,這一段拍得不是很令人信服。李高山被一名少年小混混誤傷,但為了不讓那個孩子受到懲罰,李高山硬是自己拔出了胸前的刀子,還把刀子悄悄丢到了下水道裡,導緻了自己大出血,還沒有來得及去醫院就身亡了。

可以把李高山拍成一個大好人,但沒必要拍成一個“聖母”,這就有點虛假了。

我明白編劇的創作意圖是,突出大陸到香港的梁歡的自我奮鬥精神,以及她與香港市民相互幫助、相互扶持的情誼。但你要想讓李高山下線,可以安排他生病或者是見義勇為什麼的,都比這個劇情安排要合理。

...

而且,我本以為在李高山下線以後,劇情會着重刻畫羅一同和勞金,以及茶餐廳的夥計們,怎麼幫助梁歡,一起把“喜歡你”茶餐廳艱難經營下去,并且生意越做越好。在這個經營茶餐廳的漫長過程中,所發生的故事,以及由此産生的感動。

...

但實際并不是。李高山下線後,描繪梁歡與羅一同、勞金怎樣經營茶餐廳的劇情和細節很少,幾乎是一晃而過,主要就說了一下甄茜美父親,也就是羅一同的嶽父甄建華,對梁歡接手茶餐廳的阻撓,以及大富貴的暗暗幫助,接着,鏡頭一晃,就到了十幾年後,香港回歸之前。

這個時候,梁歡、一同和勞金的兒女都已經長大成人,故事就主要放到下一代身上了。而這六位下一代的故事,就是常見的都市愛情劇情節和橋段,暗戀、單戀、三角戀等等。

...

...

...

雖然這部劇我一直追了下來,但是,拿它和《人世間》相比較的話,可以這樣說,兩者根本不在一個檔次。無論是從劇情的表述、演員的表演,還是對現實與人性的反映與刻畫,以及細節的魅力上,《獅子山下的故事》都無法與《人世間》相提并論。

那麼,号稱“港版《人世間》”的《獅子山下的故事》,與現實大劇《人世間》相比,到底差在哪兒?

...

首先,差在對角色的細緻描繪與立體刻畫上。

《人世間》和《獅子山下的故事》同樣都是群像劇,但《人世間》重點将筆墨放在了周家三兄妹的刻畫上,尤其是對周秉昆這個人物的刻畫,可謂既現實又細膩,而且從中能夠體會和感受到周秉昆的一次次成長,以及他所面臨的現實困難和心靈困惑,他面對親情、愛情、友情的抉擇時所體現出的人性的掙紮與迷茫。

而《獅子山下的故事》卻變成了真的“群像”劇。劇中,人物衆多,卻沒有抽出任何一個人物來,細膩描繪和刻畫ta的人物形象,ta的性格、成長、喜怒悲歡與人性的掙紮、感情的困惑、對人生的思考等等,這些幾乎都沒有,即使有一些,也是一筆帶過,從不深入探讨。

即便是作為劇中第一主角的梁歡,劇情對她的描繪也是流于表面,而且非常地單一和扁平。除了自己跑去醫院生孩子那場戲,給人的印象比較深刻外,對于梁歡,除了她的咋咋呼呼,也就是那句“我是廣東佛山梁歡”了。

...

不僅僅是梁歡,該劇中幾乎所有的角色,都給人一種紙片人的感覺。動作表情、言行舉止,幾十年沒有變化,人人都沒有私心,沒有利益沖突,你好我好大家好,一片從裡到外的歡樂祥和。

劇中唯一一個比較真實,令我覺得可愛的角色,反而是劇中那個自私自利、對很多新鮮事物看不慣的老頭甄建華。

...

他一開始對大陸妹梁歡有成見,瞧不起梁歡,後來才慢慢改觀對梁歡和大陸的印象;當聽說香港要回歸祖國時,他忙着移民到英國去,因為他害怕香港回歸後,他的生意會不好做,日子會不好過,結果去了英國後,因為在那邊人生地不熟,受到輕視與孤立,忍受不了孤獨的日子,又跑回了香港。他的這些言行與心理,比較符合那個時候老香港人的心态,而且這個老頭身上既有缺點和毛病,又有人情味和可愛的一面,人物形象反而顯得比較立體和真實。

...

...

其次,差在演員尤其是主要演員的表演上。

該劇的第一主角,是梁歡。由香港演員胡杏兒飾演。

梁歡作為一個從大陸移民香港的新香港市民,又在剛到香港不久,就失去了相親相愛的丈夫李高山。憑着性格中的堅韌與不屈精神,她成功在香港站住了腳跟,并養大了兩個孩子。随着歲月的變遷,她和孩子也一起經曆了一次次的時代浪潮與變化。

這樣一個正面的女性角色,應該很有塑造性,可以從不同的側面,來展示她對于事業、情感以及人生的積極追求,以及所遇到的困惑。

...

可是,胡杏兒演繹出來的是一個什麼樣的藝術形象呢?說話粗聲大氣,咋咋呼呼,動不動就拍桌子、橫眉立目,神情氣質言行舉止,甚至衣着發型,二十年如一日地不變。

那個開卡拉OK的大富貴,多年來一直暗暗地喜歡梁歡,幫助梁歡,可是梁歡對于大富貴的一切暗中相助,從不知曉到知曉,完全看不出她的感情波瀾。沒錯,你可以不喜歡大富貴,但至少,人非草木,至少要有所感動,态度要有所改變吧。

那個年代的大陸人和香港人,氣質和行事是完全不同的。而胡杏兒,并沒有演繹出梁歡作為一個初到香港的大陸妹,與本土生長的香港妹的區别。更沒有演繹出内地平民思想與香港市民精神的碰撞與融合。

...

她并沒有細細去體會和體驗這個角色的成長與變化,反而是以粗線條的表現方式,直接就給你奉獻一個大大咧咧、咋咋呼呼的梁歡就完事了。

這既是演員表演的失敗,也是劇本的鍋。

你看,就連我們大家公認的好演員,曾經在《山海情》和《開端》中,有着精湛出色表演的内地演員黃覺,在《獅子山下的故事》中,演技也沒有令人驚喜之處,而隻是中規中矩罷了。

...

演員能不能有出色表現,除了與自身演技有關之外,與劇本和導演也有着很重要的關系。沒有好劇本,演員沒有發揮的空間和餘地,再好的演員也白搭。

其三,該劇就如同一部流水賬,溫情平淡有餘,鮮活生動不足。

《獅子山下的故事》現已更新到第17集,我也已經追到了第16集。這十幾集追下來,給我的總體感覺就是:這部劇就像是梁歡、羅一同、勞金三個家庭的流水賬。

我們都知道,這部劇,是一部獻禮劇,是為了迎接和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所拍攝的主旋律劇。因此,該劇中提到和融入了諸多的大事件,比如香港回歸、亞洲金融風暴、申奧成功、非典疫情、全球金融海嘯等等。

但是,以30集的劇集體量,裝入如此多的大事件,難免會出現内容撐不起主題的缺憾。

...

該劇采用的“以小見大”的表現手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以30集的内容體量來表現,卻出現了那麼多的人物群像,導緻該劇中每一個人物都沒有機會好好刻畫。

該劇好像一個大籮筐,什麼都想往裡裝,為了面面俱到,什麼橋段都用上了,喜劇元素、愛情橋段、年代劇、生活劇,像是個大雜燴的拼盤,雖令人覺得眼花缭亂,但卻缺乏一道令人難忘叫好、眼前一亮的“主菜”。

比起《人世間》來,可以說,《獅子山下的故事》徒有其表,而缺乏内涵。隻有筋骨的堅實,而缺乏血肉的豐滿與細膩。

...

我覺得,其實劇本可以找一個更細小的切入點,以其中一個家庭的成長與變遷為主,細緻描繪,以小見大,反而效果會比這樣面面俱到卻無一能到的好。

綜上,就是露珠對《獅子山下的故事》的一點個人觀感與看法。我之所以追該劇,不是沖着劇情與表演,而主要是沖着懷舊與情懷。

估計該劇的觀衆,以中年以上居多,年輕觀衆比較少,不知我猜得對不對?

歡迎留言說說你對該劇的看法,以及,你是屬于哪個年齡段的觀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