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即将過去的2024年,如果要選出讓中國電影人最不願面對的一個詞,“黑粉”的出現率一定不低,流量為王的時代,黑粉就像是無形的烏雲,悄然改變着每一部電影的命運,每個置身其中的人,都能深切感會到這兩個字的壓迫力。
正常情況下,粉絲本應是票房起飛的助推器,像新年檔的《熱辣滾燙》,暑期檔的《抓娃娃》,都是借勢而起、大獲成功,可是粉絲一旦變質,成為戴着有色眼鏡和狹隘心态的黑粉,就會發出令人防不勝防的明槍和暗箭,最眼前的案例,動畫片《雄獅少年2》正在面臨的無妄之災,悲情遭遇令人痛心。
在上映前,業内、媒體和觀衆都一緻看好《雄獅少年2》,孫海鵬導演領軍的創作團隊心懷熱忱技藝高超,是動漫界冉冉升起的新銳之師,上一部《雄獅少年》于2021年賀歲檔小試鋒芒就收獲2.49億票房,豆瓣評分8.3分,憑着絢爛的聲畫和熱血的故事,純正的舞獅文化和濃郁的嶺南風情,得到了大批影迷和動漫粉的喜愛,原創IP前景無限。
這樣優秀的電影卻成了黑粉們的眼中釘肉中刺,大批黑粉在影片剛剛上映,甚至是第一批觀衆還沒有走出影院的時候,就開始大肆诋毀、污蔑、潑髒水,利用角色“眯眯眼”的外表特征,偷換概念歪曲事實,指影片有意醜化國人,迎合西方刻闆印象。
這些論調其實很老套,早在三年前《雄獅少年》熱映時就已經出現,可惜創作團隊過于坦蕩了,面對争議隻是解釋了意在去網紅化,不想畫成同質化的大眼睛高鼻梁,是為了保持作品的完整性,《雄獅少年2》保留了人物原有的外貌特征,不得不說,這樣的想法過于單純和理想化了,黑粉為了流量,根本無視創作者的藝術構思,也罔顧觀衆影迷的真實意願,以P圖造謠的方式對影片進行了無恥的誣蔑,甚至突破底線,P改導演的照片,對主創進行人格侮辱。
包括河森堡、馬未都等諸多文化名人也都先後發聲力挺,作出有理有據的分析和考證,黑粉卻假裝看不到,說明了他們根本不在意黑白曲直,眼裡隻有推動低級趣味和掀起流量的快感。
現在回想起來,這些電影與《雄獅少年2》的遭遇如出一轍,從中也不難發現黑粉們的慣用伎倆,無非就是偷換概念、嘩衆取寵,曲解造謠,換湯不換藥,手段并不高級,隻因為能夠做到無所不用其極,迎合了網絡輿論的傳播特性,才能屢次得逞。
這些黑粉藏在一個個ID馬甲或是自媒體僞裝的虛假人格背後,貪婪地用負能量換取蠅頭小利,滋長着危害影視行業良性發展的毒瘤。
面對黑粉當道的局面,相信所有真心喜愛和支持國産電影的人都會感到無比痛心和悲憤,黑粉帶來的負面效應,絕不隻會停留在對輿論和市場環境的幹擾,更可怕的是破壞影視作品的純淨度,一旦創作者變得無所适從,失去創新的勇氣,轉向更加保守的題材和風格,對于整個電影行業來說,無疑是災難性的打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