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這部電影,放在中國的當下時代語境是無比吻合的,大齡青年找不到對象,在大都市裡工作打拼,想逃離都市回到鄉村,尋找童年。隻不過這是1991年的日本,他們經曆的工業城鎮化比我們早了幾十年。

如果這部電影在妙子上車以後戛然停止,我可能會打5星,可能在當時,編劇也有當時的時代局限性,讓妙子再次下車,回到鄉村與她的心動對象重聚,在當時是無比圓滿的結局,但也少了故事的開放性,有時候結果未必比過程重要,隻要經曆過這種美好即可,不必強行圓滿,反而落了俗套。“念念不忘必有回響”,說不定他們在未完結的故事中,仍有美好相遇,留下遐想反而更添美好。

回到妙子的童年,她反反複複回憶的都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光,無論是隔壁班的追求者、刹那間的心動、生理課後的成長尴尬、姐姐的亮皮包、無法理解的分數乘除、父親的莫名巴掌……讓妙子牢牢記在心裡,幸而遇到了敏雄和小妹妹,願意聆聽,并懂得她的迷惑與感歎。

妙子在選擇給自己放一個長假時,她就已經想好如何去用經曆解答自己,讓自己在“充滿灰塵垃圾”的都市中,暫時解脫出來,以旁觀者視角回望自己的童年。

原來在1991年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這種電影,作為觀衆的我,也經常這樣做,過年回到家鄉,相信不少人也是如此。走過小時候玩耍過的庭院,注視着倒塌的鄰家木屋,在小時候遊泳的小河邊駐足,我們又何嘗不是和妙子一樣,去回歸那遙遠的味道,隻不過已物是人非。

...